发表时间: 2025-06-11 20:34
在咱们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茶文化绝对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文人雅士的“琴棋书画诗酒茶”,到老百姓家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这都说明了茶在咱们中国人生活中的地位。都说“茶里有中国人的滋味”,这话一点儿不假。
在所有的茶类里,绿茶的历史最悠久,可以说,咱们茶叶的历史就是绿茶的历史。而且,绿茶在国内也是最受欢迎的,这“国民度”可是杠杠的!
和别的茶叶品种不一样,绿茶最讲究的就是喝一个**“鲜”和“新”。老早以前,人们就把春茶分成了“社前茶”、“火前茶”和“雨前茶”**三种,这可都是按节气来的:
社前茶: 指的是在“春社日”之前采摘的茶。春社日一般在“立春”后的41天到50天之间,差不多就是春分时节(3月20日前后)。
火前茶: 也就是清明节前采摘的茶。古时候讲究清明前三天不能用火,所以清明节前一天又叫“寒食节”。
• 雨前茶: 指的是在谷雨节气之前采摘的茶。
白居易的诗里有句“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这里的“火前春”,说的就是他四川朋友送给他的明前春茶。可见,古人对这个“新”和“鲜”是多么看重!
绿茶的基本制作工序包括杀青、做形(也叫揉捻)和干燥。其中,“杀青”是绿茶制作里最最关键的一步!
杀青的方式可以分为“炒热杀青”(比如炒茶机里炒)和“蒸热杀青”(比如用蒸汽蒸),而干燥的方式则有“炒干”、“烘干”和“晒干”等等。不同的杀青和干燥方式,都会给绿茶带来独特的风味。
咱们中国的绿茶版图那叫一个庞大,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盘点一下十大知名的绿茶都有哪些吧!
产区: 浙江杭州龙井村
特点: “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西湖龙井作为中国十大名茶里头号“老大”,那影响可是相当深远。它以明前茶和雨前茶的品质最佳。
冲泡秘籍: 冲泡西湖龙井时,一般不用洗茶。可以采用**“下投法”**来泡:先在杯子里投入茶叶,然后注入能浸没茶叶的开水,让茶叶慢慢浸润舒展开,再继续注入开水到茶杯的七分满。
产区: 江苏苏州洞庭山
特点: 洞庭碧螺春以其香气高扬且持久闻名,历史上甚至曾被叫做“吓煞人香”。它是绿茶界唯一能和西湖龙井“掰手腕”的历史名茶。据说当年康熙皇帝下江南品尝后,觉得这名字不雅,看它颜色碧绿,形状弯曲像螺蛳,就赐名**“碧螺春”**。
碧螺春的特点就是采摘早,白毫越多品质越好,讲究的就是**“一嫩三鲜”**:叶芽嫩、色鲜艳、香鲜浓、味鲜醇。
极品的碧螺春要求芽长在1.6—2.0厘米,每斤干茶需要5-7万个茶芽,而且芽要大叶要小,芽叶还不能完全展开。
冲泡秘籍: 碧螺春冲泡时最好选择**“上投法”:先用开水把茶杯温热后倒掉,然后在茶杯中注入七分满80℃**的开水,再把茶叶投入杯中。这样你就能看到茶叶在水中慢慢散开,就像跳舞一样,非常漂亮。
产区: 安徽黄山、歙县、休宁一带(公认以富溪乡等地出品最优)
特点: 黄山毛峰是清光绪年间由谢裕大茶庄创制的。俗话说“夏前茶,夏后草”,所以黄山毛峰只采春茶。
它的外形细嫩,稍微有点卷曲,形状像**“雀舌”,芽头像“尖峰”,颜色绿中泛黄,银毫显露,而且还带着金黄色的鱼叶(俗称黄金片)**。冲泡后,汤色清碧微黄,滋味甘醇,韵味深长。
冲泡秘籍: 黄山毛峰的条索比较松散,所以冲泡时基本都采用**“中投法”**:先用热水温杯,然后注入三分之一的开水,再投入茶叶。
产区: 安徽黄山区(原太平县)新明乡的猴坑(最佳产地)
特点: 太平猴魁是绿茶中长相最奇特、茶形最长的,短的能有8厘米左右,长的甚至能到12厘米或更长。最佳产地是安徽省黄山区新明乡的猴坑,太平猴魁也因此得名。
太平猴魁的茶叶扁平挺直,两片叶子抱着一个芽,自然舒展,全身披满白毫,叶脉绿中透红,俗称**“红丝线”,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美名。
制作太平猴魁的主要茶树品种是柿大茶品种,这种茶叶的叶子大,芽头粗壮。如果用其他品种的鲜叶来制作,就不能叫猴魁了,只能叫“太平魁尖”。
太平猴魁的采摘从谷雨前后开始,到立夏结束,采摘标准是一芽三叶。
冲泡秘籍: 太平猴魁特别耐泡,有着一股特有的兰花香味。而且茶叶泡开后根根挺立,冲泡时最好选择高一些的玻璃杯。先温杯,然后投入茶叶,接着注入三分之一的95℃开水,浸泡半分钟后再加水到七分满。
产区: 安徽六安市大别山一带
特点: 六安瓜片最奇特的地方在于,它不带芽,不含梗,完全由纯叶片制成,因为形状像瓜子而得名。
工艺: 它的采摘期通常在谷雨前后到小满前,加工工艺比较特殊,简单来说,要经过摊凉、生锅、熟锅、毛火、小火、回疲、拉老火等多个环节。
品质特征: 因为它是“无芽无梗”的叶茶,所以六安瓜片醇厚耐泡。好的六安瓜片,表皮都会有一层白霜,这是因为在炒茶过程中,茶叶中的有机物遇到高温析出形成的。白霜越多,品质通常越高。
产区: 四川峨眉山
特点: 竹叶青,又名青叶甘露,它的出名和天下名山峨眉山关系密切。早在一千多年前,峨眉山的绿茶就名扬天下了。唐代的《文选注》里就有记载:“峨嵋多草药,茶尤好,异于天下”。
竹叶青最大的特点在于只选取清明前的嫩芽。
早春时节气温较低,阳光较弱,茶树代谢缓慢,所以茶多酚含量偏低,而氨基酸含量偏高,这种**“一高一低”**的比例,成就了春茶的黄金酚氨比例,带来了它独特的鲜爽感。
风味: 竹叶青茶会有明显的苦味儿,但回甘非常明显,茶味也比较浓重,喝完之后会有一种特别清爽的感觉。
产区: 浙江湖州安吉县
特点: 安吉白茶是近几年才“破圈”成功的后起之秀,很多新手茶友可能会被它的名字误导,以为它是白茶,但它其实是绿茶。
安吉白茶在外形上主要分**“龙形”和“凤形”**两种:“凤形”条索挺直显芽,壮实匀整,颜色鲜丽,泛着金边;“龙形”则扁平光滑,挺直尖削,呈嫩绿色,透着玉色,非常匀整。
核心优势: 安吉白茶最让人称道的是它高人一等的“鲜爽感”,这主要是因为它富含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氨基酸含量高达5%—10.6%,所以安吉白茶的滋味特别鲜爽。
产区: 河南信阳市浉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和罗山县
特点: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它的独特风格是“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茶汤口感滋味则是“香高持久,滋味浓醇,回甘生津”,汤色明亮清澈。
冲泡秘籍: 信阳毛尖的第一泡可能会有些许苦涩味,这是因为它里面的茶多酚、咖啡因等物质浸出速度快。
但当你喝到三分之一的时候,再往杯子里倒水冲泡,茶汤就会变得鲜醇甘爽了。
信阳毛尖冲泡时适合选择**“下投法”:先温杯,然后投茶,接着倒入三分之一的85℃开水**浸润开茶叶,再继续注入七分满的开水,浸泡一会儿即可享用。
产区: 湖北恩施州南部的芭蕉乡及东郊的五峰山
特点: 恩施玉露,又称“玉绿”,属于蒸青针形绿茶。蒸青绿茶是中国古代最早发明的一种茶类,《茶经》里记载的“蒸之、焙之”等工艺,因为太过繁琐,自明代以后逐渐消失,但恩施玉露却保留着这种传统的蒸青工艺,可以说是“活化石”了。
恩施玉露一般在清明前开采,到谷雨前结束,要求采摘叶色浓绿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鲜叶为原料。
品质特点: 它具有干茶翠绿、茶汤嫩绿、叶底青绿、滋味鲜爽的品质特点,俗称**“三绿一鲜”**。
产区: 江西九江庐山风景区(海拔800米以上的含鄱口、五老峰、汉阳峰、小天池、仙人洞等地)
特点: 庐山云雾茶始于东汉时期,宋代被列为“贡茶”,到明清时期达到巅峰。
它的主要产区海拔较高,水汽蒸腾形成云雾,常年云海茫茫,一年中有雾的日子能达到195天之多,所以气温升高较迟,茶树萌发多在谷雨后,即4月下旬到5月初才能采摘制作。
由于庐山凉爽多雾以及阳光直射时间短等条件影响,形成了庐山云雾茶叶片肥厚、毫多、醇甘耐泡的特点。
冲泡秘籍: 云雾茶的冲泡方式也比较特别。
沏茶时,先倒半杯80—90℃的开水,不要加杯盖,等茶叶慢慢舒展开来,再加第二遍水。品饮时,滋味醇厚,清香鲜爽,沁人心脾。
当然,中国绿茶产地众多,各地名茶更是数不胜数,除了上面这些,还有都匀毛尖、日照绿茶、金坛雀舌、君山银针等都是历史名茶。但限于篇幅,就不一一细解了。
最后,咱们来聊聊绿茶的储存方法,这可关系到它能不能保持住那份“鲜”和“新”:
1. 一忌潮湿: 绿茶茶叶是一种疏松多孔的亲水物质,所以它特别容易吸湿返潮。存放绿茶时,相对湿度在60%左右最合适,如果超过70%,茶叶就会因为吸潮而发霉,进而酸化变质。
2. 二忌高温: 绿茶茶叶的最佳保存温度是0—5℃。如果温度过高,茶叶中的氨基酸、糖类、维生素和芳香性物质就会被分解破坏,导致茶叶的质量、香气、滋味都大打折扣。
3. 三忌阳光: 阳光会促进绿茶茶叶色素和酯类物质的氧化,甚至能把叶绿素分解成脱镁叶绿素,让茶叶变色、变味。
4. 四忌氧气: 绿茶茶叶中的叶绿素、醛类、酯类、维生素C等,很容易和空气中的氧气结合,氧化后会使茶汤颜色变红、变深,营养价值也会大大降低。
5. 五忌异味: 绿茶茶叶中含有一种特殊的物质——高分子棕榈酶和萜稀类化合物。这些物质生性活泼,非常不稳定,能够广泛吸收周围的异味,而且一旦吸收了就很难去除。所以,绿茶千万不能和有味道的东西放在一起,比如香皂、樟脑丸、香料等等,否则它就会变成“串味茶”了。
记住这“五忌”,你的绿茶就能更好地保持住那份独特的鲜爽滋味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