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茗眉大全网

亚洲地区超级细菌蔓延,如何应对?

发表时间: 2024-12-23 15:34

亚洲地区超级细菌蔓延,如何应对?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近年来,一种名为「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的超级细菌亚洲多地引起关注。

它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病死率还接近 70%,因此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急需研发新型抗生素的「关键病原体」之一。

这种超级细菌真的离普通人的生活很近吗?我们要如何防范?

本文将从科学的角度,帮助大家了解这个隐形威胁。

什么是鲍曼不动杆菌(CRAB)?

超级细菌:抗生素「无力回天」的病原体

在了解鲍曼不动杆菌之前,先来认识一下什么是「超级细菌」。

超级细菌是指对多种甚至几乎所有现有抗生素耐药的细菌。抗生素耐药性的出现,意味着普通的感染可能变得难以治疗,甚至威胁生命。

鲍曼不动杆菌是超级细菌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CRAB(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特指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

这类抗生素本是治疗重症感染的「最后一线武器」,但面对 CRAB 也常常无能为力。

CRAB 的危害有多大?

病死率高达 70% 的原因

根据多项研究数据,感染 CRAB 的患者病死率可高达 40%-70%。这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 抗生素无效:CRAB 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治疗选择极为有限。
  2. 易攻击脆弱人群:它主要感染免疫力较低的重症患者,比如 ICU 病房中的危重病人、老年人或长期使用呼吸机的患者。
  3. 复杂的感染部位:CRAB 可引发肺炎败血症尿路感染脑膜炎等严重疾病,且病情通常进展迅速。

在亚洲的传播情况

近年来,亚洲成为 CRAB 感染的重灾区,比如中国、日本印度等多个国家的医院中均出现了集中爆发的案例。

中国 CDC 的数据显示,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近年来持续上升,部分地区碳青霉烯耐药率已超过 50%。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超级细菌并非只存在于发展中国家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医疗机构中也多次检测到 CRAB,表明它具有全球性威胁。

CRAB 离我们有多远?

日常生活中接触的风险

普通人感染 CRAB 的风险其实较低,因为它主要通过医疗环境传播,比如:

  1. 污染的医疗设备:如呼吸机、导管等。
  2. 医护人员的手:如果消毒不彻底,可能成为传播媒介。
  3. 长期住院患者:尤其是 ICU 患者,因免疫力低,接触医疗器械的机会多,感染风险更高。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不是免疫力极低或长期接触医疗环境,普通人感染 CRAB 的几率较小。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掉以轻心。

抗生素滥用的隐形威胁

值得警惕的是,抗生素滥用是超级细菌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许多国家的抗生素使用率高得惊人,甚至在普通感冒咽喉痛等病毒感染中也滥用抗生素。

而这些行为,会加速耐药菌的出现与传播。

如何保护自己免受超级细菌威胁?

医疗机构中的防护措施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必须住院,尤其是进入 ICU 或使用医疗设备时,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规范的医院正规医院的感染控制措施相对更严格。
  2. 注意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可以礼貌地提醒医护人员在治疗前洗手或戴手套。
  3. 避免不必要的插管或手术:减少感染风险。

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对于普通人来说,虽然 CRAB 的直接威胁较小,但我们仍需从根本上避免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

  1. 理性使用抗生素:不自行购买或服用抗生素。按医生建议完成抗生素疗程,避免过早停药。
  2. 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外出回家、用餐前后。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3. 增强免疫力: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睡眠提高自身免疫力。

社会和医疗机构的责任

超级细菌的防控是个人的事情,还需要社会和医疗机构的参与。以下措施至关重要:

  1. 加强抗生素管理:限制抗生素的非处方销售,减少滥用。
  2. 开展公众教育:提高公众对抗生素耐药性的认识。
  3. 推动新药研发:支持制药公司开发针对超级细菌的新型抗生素。

我们需要恐慌吗?

虽然 CRAB 是一种致命性高的超级细菌,但普通人感染它的概率很低,主要威胁集中在医疗机构和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中。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理性看待并积极预防才是最重要的。

超级细菌的出现提醒我们:抗生素并非「万能药」,滥用抗生素将让人类回到「无药可用」的时代。

从现在开始,每个人都应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出一份力。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文献: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7). Global priority list of antibiotic-resistant bacteria to guide research,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new antibiotics.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2). 2021年中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