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茗眉大全网

白茶爱好者必看:如何分辨高品质的香气与水路?

发表时间: 2025-08-12 09:58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去年春茶季,在太姥山的一户茶农家中喝了两款白牡丹

第一款干茶花香扑鼻,热水一冲,香气更是浓郁。

但茶汤入口却有点“空”,总觉得汤水还没喝到口中,香气也在嘴里留不住,滋味略显淡薄。

第二款,初闻干茶香气偏淡,只是淡淡的毫香混着花香。

可茶汤一入口,滋味明显浓郁起来,汤水细腻柔滑,鲜爽甘甜。

茶汤咽下后,隐隐约约也能品到一些滋味。

对比之下,第一款香气高扬,但滋味单薄;第二款滋味不错,但香气又逊色了些。

这种情况,茶友们当如何抉择?

或许会有茶友觉得,第二款茶,喝起来不错,已经足够了,舍弃一些香气也无妨,毕竟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茶叶的香气和水路有时也不能兼顾。

但喝茶若要想喝好茶,就不能将就。

香与水,在村姑陈看来同样重要。

《2》

香气,是白茶给人最直接的第一印象。

对于一次见面的人,我们会下意识地留意他的外貌,而对素未谋面的茶,香气就是它的名片。

高品质的新白茶,香气是鲜活、灵动、富有层次的。

最显著的,便是那清冽、清冷的毫香,类似野花野草和新鲜芦苇的香气。

这是福鼎白茶的特色,源于茶芽表面紧密排布的白毫

毫香之外,还有花香。

可能是七里花香、茉莉香,也可能是广玉兰香,栀子花香,但总归都是清雅的,清新脱俗不甜腻。

另外,还有草药香、竹叶香等香型,它们与毫香、花香一起,共同组成了新白茶清新鲜爽的风格。

在此之后,随着岁月沉淀,新白茶的香气会逐渐转化。

清新的毫香逐渐内敛,转变为成熟的稻谷香。

另有药香、陈香齐齐显露,无一不展现着老白茶的沉稳醇和。

老白茶的药香,是类似根茎类中药的温和气息,并不刺鼻。

陈香则是植物老化后自然散发的香气。

除此之外,老寿眉饼还有可能陈化出温暖甜润的枣香。

这些层次丰富的香气,是茶叶品质的标杆。

喝白茶,不仅要赏它的干茶香、闻它的盖香,更要体会它的落水香。

当你啜饮茶汤时,它的香气能否随着茶汤在口腔中蔓延?

茶汤咽下后,口腔和喉咙是否还能感受到香气的余韵?

能被茶客在更深层次体会到的香气,才是真正优质的、有厚度的香。

如果一款茶叶的香气只浮于表面,闻着很香,喝起来却寡淡无味,或者香与水有很强的割裂感,只能说明茶叶品质不佳。

再严重一些,还可能出现香气寡淡,但闷味、酸味明显的情况。

这样的茶往往原料不佳,工艺有缺陷,或者储存不当,最好不要再喝。

好的茶香,一定是扎实的、令人愉悦的,且融于汤水的。

《3》

若说香是茶的灵魂,那么水便是茶的血肉。

这里的水,并非泡茶的水,而是指茶汤的质感、口感,也就是老茶客们常说的“水路”。

它关乎茶汤给口腔带来的感受,包括细腻感、醇厚感等等,是白茶底蕴的体现。

优质白茶的水路,要有细腻、醇厚、甘润等特征。

茶汤喝到口中,应该是顺滑的,没有丝毫的粗糙感、涩感,就像一条茶味的绸缎,轻轻拂过舌尖。

用舌头上下掂量,如果感受到茶汤有明显的分量,类似米汤一样的稠度,而不是轻飘飘的、像白开水一般,便可称之为醇厚。

甘润,说的是茶汤咽下后,回甘生津的感觉迅速且持久,口腔能感觉到持续的滋润与舒适,而不是发干、发涩。

这些具体的感受,便是水路,是茶叶内质丰厚与否的表现。

白茶中丰富的内含物质,例如茶氨酸、可溶性糖、天然胶质等,经过加工与陈化后,成为了彼此的搭档,合力展现着一款白茶丰富的内质、精纯的工艺,以及良好的转化。

如果一款白茶汤感淡薄如水,喝下去不仅没有回甘生津的感觉,反而粗糙涩口,觉得口干,那么,即便它的香气再高扬、再突出,品质也是有明显缺陷的。

外表光鲜却内涵空洞,经不起细品。

所以,“水”代表着白茶的厚度和深度,它支撑着香气,是品饮时我们能真切体会到的内容。

《4》

一款好的白茶,应当香与水兼备,并没有哪一方更重要的说法。

并且,已经有了魂与肉,还应该有骨,那便是“鲜”。

优质的白茶,鲜味贯穿始终。

白茶不炒不揉的质朴工艺,使其保留了大量的白毫,这些白毫富含茶氨酸,是白茶鲜味的主要来源。

白茶的鲜,可以体现在香气上,是一种清新空灵的气息。

同时,它也能体现在滋味上,茶汤入口强烈的鲜爽感、清甜感,就是最直接的鲜味,类似春笋菌菇的鲜,纯净而自然。

一款真正优质的白茶,即便经过多年的陈化,已经成为老茶,它的茶汤中也依然保留着那一份清甜与鲜活。

这便是白茶的鲜,将香与水连接。

《5》

喝白茶,该重香还是重水?答案已经明了,二者不可偏废。

白茶的香气不需要像加了香精那般浓郁,但也不能没有,它需要馥郁,更需要殷实。

水是白茶的血肉,细腻、醇厚,是香气的载体。

若是汤感单薄,香气再盛也无用。

而“鲜”,则是白茶的生命力所在。

它从新到老,贯穿始终,是白茶区别于其他茶类的独特魅力。

真正优质的白茶,说白了,就是这三者相互交融的典范。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