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茗眉大全网

村里的水患:深入解析农夫妻女失踪事件

发表时间: 2024-12-04 01:21

村里的水患:深入解析农夫妻女失踪事件

鬼妇引渡

清朝末年,江南水乡有个不大不小的村子,名叫柳河村。

这柳河村依河而建,四季分明,鱼虾满塘,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过得倒也安稳。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水,却彻底打破了这里的宁静。

那年夏天,老天爷像是发了疯,暴雨倾盆而下,河水迅速上涨,淹没了庄稼,冲垮了房屋。

村里人纷纷逃难,哭声喊声交织在一起,乱成一片。

在这场灾难中,有一对农家夫妻,男的叫李大山,女的叫赵翠花,两人平日里以捕鱼为生,膝下育有一女,名叫小芳,年方二八,长得如花似玉,聪明伶俐。

那日,大水来得凶猛,李大山夫妇带着小芳拼死往村外逃,无奈水流湍急,一家三口很快就被冲散了。

等大水过后,村民们回来收拾家园,才发现李大山一人躺在村口的老柳树下,昏迷不醒,而赵翠花和小芳却不见了踪影。

村民们议论纷纷,有的说是被大水冲走了,有的说是被野兽叼走了,还有的说是被水鬼拖走了。

李大山醒来后,得知妻女失踪,悲痛欲绝,整日里以泪洗面,逢人就打听妻女的下落,可始终没有一点音讯。

时间一晃,过了半年。

这日,村里来了个游方的和尚,法号慧明,长得慈眉善目,一副得道高僧的模样。

慧明和尚在村里化缘,村民们纷纷拿出自家仅有的粮食来供养他。

慧明和尚感激不尽,便在村里讲起了佛法,劝大家向善,莫要杀生。

李大山也听说了慧明和尚的事,便请他到家里来坐坐。

慧明和尚见李大山家徒四壁,神情憔悴,便知他心中有苦,便问道:“施主家中可是遭了难?”

李大山一听这话,眼泪就下来了,忙把妻女失踪的事告诉了慧明和尚。

慧明和尚听后,眉头紧锁,沉吟半晌,才缓缓说道:“施主莫急,贫僧观你面相,妻女并未遭难,只是被一股阴邪之气所困,要想救她们回来,还需施主亲自走一趟。”

李大山一听这话,喜出望外,忙问慧明和尚要去哪里。

慧明和尚说:“贫僧算出,你妻女此刻正被困在村后的乱坟岗上,那里有座孤坟,坟中葬着一个因难产而死的女子,她怨气冲天,化作鬼妇,专门引诱失足落水的女子到她坟前跳舞,直至力竭而死。

你妻女恐怕就是被她所困。”

李大山一听这话,吓得浑身直冒冷汗,忙问慧明和尚该怎么办。

慧明和尚说:“要想救你妻女,需在今晚月圆之夜,带上一只公鸡,一把铁锹,到乱坟岗上找到那座孤坟,用公鸡血洒在坟头上,然后用铁锹挖开坟墓,将里面的尸骨取出,重新安葬。

记住,挖坟时切不可回头,否则会被鬼妇的怨念所伤。”

李大山听后,连连点头,表示愿意一试。

慧明和尚又交给他一张符咒,说:“这张符咒能保你一时平安,但切记,符咒只能使用一次,用完即毁,你要速战速决。”

夜幕降临,月上柳梢头。

李大山按照慧明和尚的吩咐,带上公鸡和铁锹,悄悄来到了乱坟岗上。

此时,夜色如墨,风声如鬼哭,李大山心中忐忑不安,但一想到妻女,便鼓起勇气,向那座孤坟走去。

走到孤坟前,李大山见坟头杂草丛生,墓碑已裂,心中更是凄凉。

他拿出公鸡,咬破鸡冠,将鸡血洒在坟头上。

就在这时,一阵阴风吹过,坟头突然冒出一股黑烟,紧接着,一个披头散发、面色惨白的女子从黑烟中走了出来,正是那鬼妇。

鬼妇一见李大山,便张开血盆大口,发出凄厉的笑声:“哈哈,终于来了个替死鬼,快来陪我跳舞吧!”说着,便伸手来抓李大山。

李大山吓得魂飞魄散,忙掏出符咒,贴在胸口。

符咒金光一闪,鬼妇顿时被弹开数尺。

李大山趁机拿起铁锹,开始挖坟。

挖了不一会儿,便露出了棺材板

李大山用力撬开棺材板,只见里面躺着一具白骨,身上还穿着破旧的衣裳。

李大山不敢怠慢,忙将白骨取出,用破布包好,打算找个好地方重新安葬。

就在这时,他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大山哥,是你吗?”

李大山一听这声音,顿时心如刀绞,这正是他失踪半年的女儿小芳的声音。

他忙回头一看,只见小芳正站在不远处,脸色苍白,眼中含泪,正向他招手。

李大山见状,心中大喜,忙扔下铁锹,向小芳跑去。

可就在这时,他突然感觉一阵头晕目眩,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前倒去。

等他再睁开眼时,却发现自己又回到了那座孤坟前,而手中的符咒已经变成了灰烬。

原来,刚才的一切都是鬼妇的幻术。

她见李大山被符咒所伤,便趁机施展幻术,想引诱他回头,从而趁机将他害死。

可没想到,李大山心中挂念妻女,意志力坚定,竟然在关键时刻清醒了过来。

李大山知道自己上了当,忙强打精神,再次拿起铁锹,继续挖坟。

这次,他再也不敢分心,一口气挖出了棺材里的白骨,用破布包好,然后头也不回地向山下跑去。

跑了一会儿,李大山见身后没有动静,才敢停下脚步,回头一看,只见那座孤坟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坑,而鬼妇则站在坑边,眼中满是怨毒之色。

李大山见状,知道鬼妇不会轻易放过自己,便忙找了个地方,将白骨重新安葬。

安葬完毕后,他对着坟墓拜了三拜,说道:“冤有头债有主,如今我已将你重新安葬,希望你能安息,不要再为难我和我的家人。”

说完这话,李大山便转身离去。

可就在这时,他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哭声,正是他失踪半年的妻子赵翠花的声音。

李大山心中一惊,忙回头一看,只见赵翠花正站在不远处,衣衫褴褛,面容憔悴,正向他招手。

李大山见状,喜出望外,忙向赵翠花跑去。

可就在这时,他突然感觉一阵阴风吹过,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前倒去。

等他再睁开眼时,却发现自己又回到了那座孤坟前,而赵翠花和鬼妇都不见了踪影。

原来,这一切都是鬼妇的诡计。

她见李大山将白骨重新安葬,便心生一计,想利用赵翠花的幻影来引诱李大山再次回头。

可没想到,李大山心中坚定,竟然在关键时刻稳住了心神。

李大山知道自己再次上了当,心中不禁有些恼怒。

他站起身来,对着孤坟狠狠地唾了一口唾沫,说道:“哼!

你这个鬼妇,真是狡猾至极!

我李大山就算豁出这条命,也不会让你得逞!”

说完这话,李大山便转身离去。

可就在这时,他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笑声,那笑声阴森恐怖,正是鬼妇的笑声。

李大山心中一惊,忙回头一看,只见鬼妇正站在不远处,张牙舞爪地向他扑来。

李大山见状,知道自己已经无路可逃,便索性站在原地,闭上眼睛,等死。

可就在这时,他突然感觉一阵金光闪过,紧接着,耳边传来慧明和尚的声音:“阿弥陀佛

善哉善哉!

施主莫怕,贫僧来也!”

李大山一听这话,心中大喜,忙睁开眼睛一看,只见慧明和尚正站在自己面前,手持禅杖,金光闪闪,正对着鬼妇喝道:“你这鬼妇,胆敢害人!

还不速速退去!”

鬼妇一见慧明和尚,顿时吓得浑身发抖,忙化作一股黑烟,逃之夭夭。

慧明和尚见状,微微一笑,说道:“施主莫怕,那鬼妇已被贫僧吓走,不会再回来了。”

李大山一听这话,忙跪倒在地,向慧明和尚磕头谢恩。

慧明和尚扶起他来说道:“施主不必客气,贫僧也是受人所托,前来相助。

如今你妻女已脱险,你可速速回家团聚。”

李大山听后,感激不尽,忙向慧明和尚道别。

慧明和尚嘱咐他日后要多行善事,莫要杀生,然后便飘然而去。

李大山回到家后,果然见妻女已经安然无恙地回来了。

原来,那日她们被大水冲走后,被一个好心的渔民救了起来。

渔民见她们无家可归,便收留了她们。

后来听说李大山在找妻女,便派人将他们送了回来。

一家人劫后余生,重逢团聚,自是喜极而泣。

从此之后,李大山牢记慧明和尚的教诲,多行善事,广结善缘,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而那座孤坟,也在村民们的帮助下,被填平了。

从此之后,柳河村再也没有发生过怪事了。

李大山一家子,在慧明和尚的帮助下,总算是从鬼门关前捡回了一条命。

从那以后,李大山跟变了个人似的,不仅对妻女百般呵护,还整天琢磨着怎么行善积德。

村里人看在眼里,都夸他是个知恩图报的好汉。

有一天,李大山在河边捕鱼,突然听见河里传来“扑通”一声,像是有人落水了。

他二话不说,扔下渔网就跳进河里,费了好大劲儿,才把落水的人给救了上来。

上岸一看,这不是村东头老张头的儿子小张吗?

这孩子平时调皮捣蛋,今天咋还掉河里了呢?

小张被救上来后,吐了几口水,缓过神来,看着李大山,眼泪“唰”地一下就下来了。

他哽咽着说:“大山叔,谢谢你救了我。

我以后再也不淘气了,一定听你的话,好好做人。”

李大山一听这话,心里头那个美啊,比自己捕到大鱼还高兴。

他拍了拍小张的肩膀,笑着说:“孩子,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快回家吧,你爹该急坏了。”

小张点点头,抹了把眼泪,撒腿就往家跑。

李大山看着他的背影,心里琢磨着:这人啊,有时候就是得经历点啥,才能明白啥是真正的宝贵。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大山家的小日子越过越红火。

村里人也都看在眼里,羡慕不已。

有一天,李大山正坐在院子里喝茶,突然听见外面传来一阵吵闹声。

他放下茶杯,走出院子一看,只见几个外村人来势汹汹,正跟村里人吵得不可开交。

李大山上前一问,才知道这几个外村人是从隔壁镇子来的,说他们家丢了一头牛,听人说看见这头牛进了柳河村,就过来找。

可村里人都说没见过,他们就不依不饶,非要挨家挨户地搜。

李大山一听这话,火“噌”地一下就上来了。

他瞪着眼睛,大声说道:“你们这是干啥?

当我们是贼啊?

我们柳河村的人,虽然穷,但志气不短。

你们这么搜,是看不起我们啊!”

那几个外村人一听这话,也急了眼,跟李大山吵了起来。

就在这时候,村里德高望重的老王头走了过来,他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说:“都别吵了,咱们都是乡里乡亲的,有啥话不能好好说?

这样吧,你们要是真不信,咱们就全村人一起找,要是找到了,你们带走;要是没找到,你们就得给我们柳河村一个说法。”

那几个外村人一听这话,也没辙了,只好点头同意。

于是,全村人就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漫山遍野地找那头牛。

找了大半天,也没找到那头牛的影儿。

那几个外村人急得直转圈,村里人也跟着着急。

就在这时候,李大山突然眼睛一亮,指着远处的一片树林子说:“你们看,那是不是那头牛?”

大家顺着他指的方向一看,还真是那头牛,正悠闲地在树林子里吃草呢。

几个外村人一见,喜出望外,忙跑过去把牛牵了过来。

他们感激地看着李大山,连声道谢。

李大山却摆摆手,笑着说:“谢啥呀?

都是乡里乡亲的,互相帮忙是应该的。

以后有啥事,尽管来找我。”

那几个外村人听了这话,心里头那个暖啊,千恩万谢地走了。

村里人也都对李大山竖起大拇指,夸他是个有担当的好汉。

从那以后,李大山在村里的威望更高了。

他不仅自己行善积德,还带着村里人一起做好事。

村里人也都跟着他学,整个柳河村的风气都变了样。

有一天,李大山正在家里喝茶,突然听见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

他放下茶杯,走出院子一看,只见一辆马车停在村口,车上坐着一个穿着华丽的老太太。

老太太一见李大山,就从马车上下来,走到他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

李大山一看这架势,愣住了,忙问:“老太太,你这是干啥呀?

我可受不起啊!”

老太太抬起头,眼里含着泪花,说:“恩人啊,我终于找到你了!

我就是当年那个被鬼妇害死的难产女子啊!”

李大山一听这话,吓得差点没坐地上。

他结结巴巴地说:“你……你是鬼?”

老太太摇了摇头,说:“不,我现在已经不是鬼了。

当年,我被鬼妇害死后,怨气冲天,化作厉鬼,想要报复世人。

可后来,我遇到了慧明和尚,他告诉我,只有放下怨念,才能超脱轮回。

我按照他的话去做,果然,我的怨气渐渐消散,灵魂也得到了安息。

今天,我特地来感谢你,是你让我有机会重新做人。”

李大山一听这话,心里头那个激动啊。

他忙扶起老太太,说:“老太太,你快别这么说。

当年,我也是被鬼妇所害,要不是慧明和尚出手相助,我们一家子早就没命了。

你能得到安息,我也替你高兴。”

老太太点点头,说:“是啊,慧明和尚真是个活菩萨。

他不仅救了我,还救了无数人。

可惜,我已经没法报答他了。

不过,我可以帮你。”

李大山一愣,问:“帮我?

你帮我啥呀?”

老太太说:“我生前是个接生婆,懂得一些医术。

我可以把我的医术传给你,让你救更多的人。”

李大山一听这话,喜出望外。

他忙磕头拜师,跟着老太太学起了医术。

从那以后,李大山不仅捕鱼养家,还成了村里的赤脚医生。

他用自己的医术,救了许多人的命,成了村里人心目中的大英雄。

而那头被他救回来的小张,也成了他的得力助手。

小张跟着李大山学医,不仅学会了医术,还学会了怎么做人。

他常常对村里人说:“是大山叔救了我,让我有机会重新做人。

我一定要好好报答他。”

就这样,李大山带着村里人,一起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

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美好的未来。

而那个鬼妇,也早已在慧明和尚的感化下,放下了怨念,得到了安息。

她的那座孤坟,也早已被填平,变成了一片肥沃的土地。

土地上长满了绿油油的庄稼,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重生和希望的故事。

这李大山,成了村里的赤脚医生后,那可是忙得脚不沾地。

整天东奔西走,不是这个来请看病,就是那个来请接生。

但他心里头那个美啊,比自己当年捕鱼时还高兴。

为啥?

因为他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人生的价值。

有一天,李大山正在家里给村里老王头的媳妇看病,突然听见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他抬头一看,只见小张满头大汗地跑了进来,气喘吁吁地说:“大山叔,不好了,村西头老李家的小孙子掉井里了!”

李大山一听这话,吓得手里的药瓶子都差点掉地上。

他忙放下手里的活,跟着小张就往村西头跑。

到了老李家一看,那孩子正趴在井口,哭着喊妈妈呢。

原来,这孩子调皮捣蛋,趁着大人不注意,跑到井口玩,一不小心就滑了下去。

幸好,他抓住了一根井绳,才没被淹死。

李大山见状,忙对大家说:“都别愣着了,快找绳子,把孩子拉上来!”

大家一听这话,都忙活了起来。

有的找绳子,有的找梯子,还有的安慰着孩子的家人。

不一会儿,绳子就找来了,李大山忙把绳子的一头绑在自己的腰上,另一头让村里人拉着,然后小心翼翼地下了井。

到了井下,李大山一把抱住孩子,安慰他说:“别怕,孩子,大山叔来救你了。”说完,他就抱着孩子,顺着绳子往上爬。

村里人在上面也使劲地拉,不一会儿,就把他们给拉上来了。

孩子一上来,就“哇”地一声哭了出来,把大家都给逗乐了。

老李头的媳妇更是抱着孩子,眼泪哗哗地往下流,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谢谢大山啊,谢谢大山啊,你可是救了我们家一条命啊!”

李大山听了这话,嘿嘿一笑,说:“啥救不救的,都是乡里乡亲的,互相帮忙是应该的。”说完,他就转身走了,又去忙他的医术去了。

村里人看着他的背影,都纷纷竖起了大拇指,夸他是个真正的好汉。

转眼间,冬天就到了。

这天,李大山正坐在家里喝茶,突然听见外面传来一阵“砰砰砰”的敲门声。

他放下茶杯,起身去开门。

一开门,只见一个穿着破烂的老头站在门口,冻得直哆嗦。

李大山一看这架势,忙问:“老大爷,你这是咋了?

咋冻成这样了呢?”

老头一见李大山,眼里就泛起了泪花,说:“大兄弟啊,我是从外地来的,本想找个地方讨口饭吃,可没想到这天气这么冷,我走着走着就迷路了。

你看我这身上,都冻僵了。”

李大山一听这话,心里头那个酸啊。

他忙把老头让进屋,给他找了件厚衣服穿上,又烧了壶热水,让他暖暖身子。

老头喝着热水,眼里不停地流着泪,说:“大兄弟啊,你可真是个好人啊。

我这辈子,都没遇到过这么好的人。”

饭做好了,李大山端着一碗热腾腾的面条走到老头面前,说:“老大爷,快趁热吃吧。”

老头接过面条,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不一会儿,一碗面条就吃光了。

他抹着嘴,说:“大兄弟啊,你这面条可真香啊。

我这辈子,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面条。”

李大山一听这话,心里头那个美啊。

他笑着说:“那你以后就常来,我这面条管够。”

老头听了这话,眼里又泛起了泪花。

他说:“大兄弟啊,你这恩情,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等我找到家,我一定好好报答你。”

就这样,老头在李大山家住了下来。

他每天帮着李大山干点零活,李大山也给他管吃管住。

两个人相处得就像亲爷俩一样。

有一天,老头对李大山说:“大兄弟啊,我不能再麻烦你了。

我得去找我的家人了。”

李大山一听这话,心里头有点舍不得。

但他知道,老头也有自己的家,不能一直留在这里。

于是,他就给老头准备了一些干粮和盘缠,送他上了路。

老头走了以后,李大山心里头空落落的。

他常常想起和老头在一起的日子,觉得那段时光真是太美好了。

转眼间,又是一年过去了。

这天,李大山正在家里给村里人看病,突然听见外面传来一阵鞭炮声。

他抬头一看,只见一辆马车停在村口,车上坐着一个穿着华丽的老头。

李大山一看这架势,愣住了。

他仔细一瞧,这不是当年在他家住过的那个老头吗?

老头一见李大山,就从马车上下来,走到他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

他说:“大兄弟啊,我终于找到你了。

我就是当年那个在你家住过的老头啊。”

李大山一听这话,高兴得差点没蹦起来。

他忙扶起老头,说:“,老大爷,你可算是回来了。

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呢。”

老头笑着说:“大兄弟啊,我这不是回来了吗?

我这次回来,就是要好好报答你的。”

老头听了这话,眼里泛起了泪花。

他说:“大兄弟啊,你这恩情,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我这次回来,是给你带了个好消息。”

李大山一愣,问:“啥好消息啊?”

老头说:“我回家以后,才发现我原来是个有钱人家的老爷。

我这次回来,就是要把你接到我家去,让你享享福。”

李大山一听这话,吓得连连摆手,说:“那可不行,我可不能去。

我这人就喜欢在村里待着,和乡亲们在一起。”

老头听了这话,也没辙了。

他想了想,说:“那这样吧,大兄弟,我给你在村里盖个新房子,再给你置办点家当,让你住得舒服点。”

李大山一听这话,高兴得直点头,说:“那行,那行。

我就等着住新房子了。”

就这样,老头在村里给李大山盖了个新房子,还给他置办了不少家当。

李大山看着新房子和家当,心里头那个美啊。

他觉得自己这辈子真是值了,遇到了这么多好人。

从此以后,李大山就住在了新房子里,继续给村里人看病。

他用自己的医术和善良,赢得了村里人的尊敬和爱戴。

而那个老头呢,也时常来看望他,和他一起喝酒聊天。

两个人相处得就像亲爷俩一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