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茗眉大全网

探索两者之谜:龙井茶与西湖龙井茶的渊源和区别

发表时间: 2024-12-10 16:40

探索两者之谜:龙井茶与西湖龙井茶的渊源和区别

我是一个爱茶人,最近看了一本书《吃茶趣》,大开眼界,受益匪浅,了解了我国茶的分类、产地及制作工艺等,今天就拿绿茶之王---龙井茶,跟大家聊聊,共享!

王朝加冕,龙井茶的荣耀

龙井茶是茶中之王,它的的荣耀不是一天建成的。宋代时,龙井茶就已经开始走向贵族圈子,到了明清时期,它更是成为了帝王家中“必备之物”。

特别是在清代乾隆皇帝四次驾临西湖茶区,写下了“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以及“慢炒细焙有次第,辛苦功夫殊不少”的诗句,龙井茶也因此有了“乾隆茶”的美名,从此,龙井的地位一飞冲天,成为了茶叶界的“顶流”。

龙井茶的乱象

中国茶的命名,有着固定的模式,一般情况下都是产地加茶名。提起猴魁,必说太平猴魁,提起毛峰,必说黄山毛峰,提起碧螺春,必说洞庭碧螺春,那么,提起龙井,必说西湖龙井。龙井茶因西湖景而扬名,西湖景因龙井茶而增色。

西湖,是杭州的一处景观,也是杭州的一个区域,到底什么茶能叫西湖龙井呢?2001年6月,杭州市第九届人大常务委员会颁布了《杭州市西湖龙江茶基地保护条例》,分别就西湖龙井茶的生产基地、后备生产基地、基地保护与管理做了明确规定。

规定西湖龙井茶基地范围围为:杭州市西湖区东起虎跑、茅家埠,西至杨府庙、龙门坎、何家村,南起社井、浮山,北至老东岳、金鱼井.......。除去规定范围以外的其余地方,所产的茶便不可叫西湖龙井茶了。

离开了西湖,还是龙井种的茶树,还是龙井茶的工艺,制出来的茶还能叫龙井茶吗?答案是:。因为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2001年28号文件批准,实行龙井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请注意,是“龙井茶”,而非“西湖龙井茶”。实行地理保护的龙井茶,产地划分为三部分,即西湖产区、钱塘产区、越州产区。

钱塘产区的范围是萧山、余杭、富阳临安桐庐建德淳安等地,越州产区的范围为:绍兴诸暨嵊州新昌上虞东阳磐安天台等地。

自此,在西湖龙井之外,又拓展出了钱塘龙井和越州龙井,除了以上三个地方外,其他地方生产的都不能叫龙井茶。

龙井茶市场上的乱象

春天是绿茶的季节。绿茶又以龙井为贵。现在大家争先恐后购买的明前茶到底是不是龙井茶呢?那就从龙井茶的树种说起吧。所谓龙井种,杭州当地称为老茶树。这是原产于杭州西湖区的有性系品种,灌木型,中叶类,由省行业委员会正式认定为省级良种。

群体种制出的龙井,像极了含蓄的西子湖香沉内敛、深浸入水、气韵如兰,滋味丰富。但是群体种也有短板,其中发芽期有早中晚,叶片形状不一,上市相对晚一些,不利于抢占春茶市场,缺乏好卖相。

为了解决老茶树的短板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龙井群体种中采用系统选种法育成的灌木型,中叶类,特早生种龙井43号,上市早,卖相好,为茶农所喜爱。一般所说的明前龙井茶大都是龙井43号的品种。至于口味茶香更高昂明显,鲜爽与回味比起老茶树种稍逊一筹。

现在市面上很多所谓的“龙井茶”,其实大都是产自温州永嘉县罗溪乡的“乌牛早”,它是当地茶农用单株选种的方式育成的,被浙江省行业委员会认定为省级良种,乌牛早最大特点是属于特早生种,成了茶农的新宠,每年市场上3月份就能喝到的所谓“龙井”,其实都是乌牛早的血统了。

龙井茶工艺乱象

龙井茶的制作突出一个“炒”字,分为青锅和辉锅两个步骤,所谓青锅,是利用高温炒制手法,不断去除、散发青草气,将鲜叶的含水量从75%下降至25%。至于辉锅,温度一定要低,炒茶师傅通过不同的手法,将茶叶的含水量从25%下降至6%左右,说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需要真功夫和匠心。

市面上出现了一些“现摘现炒现卖”的龙井,很多游客误认为这是正宗的龙井,纷纷掏钱购买。其实真正的龙井茶是功夫活,没有十几个小时是出不来成品的。另外,为了节省人工成本,很多商家采用机器炒制,制出的的龙井口味,与手工炒制相差甚远。

龙井茶冲泡乱象

一杯好茶,离不开适宜的茶具,有的人认为用玻璃茶具比较合适,其实不必,龙井茶的历史超过了400多年,玻璃杯的应用才多久啊?用玻璃杯泡茶有两个弊端:其一,玻璃材质导热太快,一般适合盛放冷饮;其二,玻璃杯都难以耐高温,一般市面上售卖的玻璃茶杯泡茶,很容易有不好的物质析出。

因此,用祖传的瓷具还是不错的选择,放茶前,一定要先用沸水热透,冷茶入热壶,干香炸裂而出,一下子能窜得满屋子都是,龙井的干香偏近于豆香,有人形容它是“豆香清幽”,有人说它带着“栗香”,清新、爽口的感觉。

结语:让龙井茶带你走进芳香宁静的世界

茶可以荡涤心性,去除人的浮躁之气。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泡一杯龙井茶,喝一口清香,仿佛能够穿越时空,感受到那个远古时代的宁静与优雅。难怪旧时的锡制茶叶罐上总是写些“不向此中谈契阔,更从何处畅心怀”。

它不仅是一杯茶,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你喝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