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茗眉大全网

玩转茶道艺术,领略品茗人生

发表时间: 2025-06-19 19:13

玩转茶道艺术,领略品茗人生

“浮世三千,不如吃茶去。”可问题是——你喝对茶了吗?大红袍不是红茶,白牡丹不是花茶黄金芽也不是黄茶?你是不是已经一脸懵了?别急,这篇文章,让你从茶盲变茶仙,顺便还能在朋友面前装个文化人。

一、茶叶不是按颜色分的!你以为是调色板吗?

先把这个“茶叶颜色等于茶类”的迷思,扔进垃圾桶!实际上——一棵茶树,可以做出六大茶类!关键不在叶子颜色,而在“发酵程度”!

茶分类(图片来自网络)

白牡丹是白茶不是花茶!安吉白茶是绿茶不是白茶!黄金芽是绿茶,跟“黄金”没啥实际关系!您瞧古人多喜欢在名字上整活,让你老鼠老虎傻傻分不清楚!

二、老祖宗竟然是“吃”茶叶的!

翻翻老祖宗的“食谱”,你会发现,最早老祖宗们不是“喝茶”,而是“吃茶”!据说,神农尝百草,中毒72次,靠茶叶续命。这剧情,比宫斗剧还紧张!后来人们聪明了,慢慢学会了炖汤 、熬、 煮、点茶,最后发展成现代这“一壶水加一点叶”的浪漫。宋朝时就流行“点茶”,类似今天的抹茶拉花!我们一千年前就能打奶泡了,你说说气不气星巴克

点茶(图片来自网络)

三、你到底是在喝茶,还是在喝“五行”?

来来来,玄学时间到——喝茶,不止喝茶香,你喝的是整个宇宙!树叶得木,铁锅炒茶得金,慢火烘焙得火,清水冲泡得水,茶具盛装得土。一杯茶等于天地万物压缩包,你以为你在喝饮料,实际你在修仙!

炒茶(图片来自网络)


泡茶(图片来自网络)

四、喝茶三重境界,你在哪一层?

李白喝的是酒,苏东坡喝的是茶;你我喝的,是现实的苦和五险一金的涩。

Level 1:解渴型选手。“老板来杯龙井!”只为比白开水多点味,追求性价比,这叫——吃饭配绿茶,等于降火又解腻。

Level 2:品茶达人。知道“头道汤洗茶不能喝”,知道“凤凰单丛要盖碗泡”,知道“岩茶要高冲低斟”,那你就入门成功了!

Level 3:悟道茶仙。“观其汤色如琥珀,闻其香气入丹田。”茶已不是饮料,是修行。喝茶即是参禅。你悟道了吗?

飘逸茶烟(图片来自网络)

五、最全茶味术语,别再说“嗯……还行”

如果感觉入口苦涩之后苦味消失转化为甜味,就说回甘。如果感觉口中像开了水龙头不断有唾液涌出,就说生津。如果感觉吞不下去,像吃了棉被,就说锁喉。如果茶汤能够带口腔一种充实感,就说饱满。如果喝到生草味,那是杀青不完全,就说青味。如果喝到类似于旧木箱的岁月的尘味,就说陈韵。如果喝后身体发暖出汗,就说体感。如果喝完之后茶杯内还有茶香,就说挂杯。如果是味淡如白开,那是泡废了,就说走水。

再问“这茶好喝吗?”别说“好喝”,说:“汤色明亮,入口生津,尾韵回甘,体感暖脾。”对方立刻尊你为:茶中张学友,懂喝又会聊。

茶色(图片来自网络)

六、茶泡几次不靠“拍脑袋”,口诀请背熟!

泡茶口诀来咯!一张嘴就是大师:黄绿不过三,头两道最鲜;红茶四五道,第三泡最香;白茶七八遍,从头甜到尾;普洱十泡刚起步,越泡越有味;乌龙七泡有余香,尤其岩茶,头道还魂汤!

你猜这是泡的第几道(图片来自网络)

七、文人不爱喝奶茶,只爱品山水

李清照不止只会写“知否知否”,和丈夫赵明诚赌书泼茶香四溢,闺阁都开成茶馆了。苏东坡江边汲水煮茶,“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白居易更有情怀,用山泉水煎茶,“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斗茶图 明代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他们不喝奶茶,不用纸吸管!你是不是已经想换掉办公桌的咖啡杯?是不是准备把“喜茶”换成“紫砂”?是不是想发一条朋友圈:“世间浮躁,我自清心。”

煮茶图 明代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