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6-15 23:40
不管是泡茶还是喝茶都是非常雅致的事情,心会不知不觉地安静下来,整个人的气质都会发生变化。甚至同样的茶不同的人泡出来的味道都不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心情下泡出来的茶味道也不一样,甚至能从茶中品尝到泡茶人的情绪。真的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世界上的三大饮品是:咖啡、可可、茶。
茶的起源百分百是中国,传说由神农氏发现,后来由唐代陆羽写了《茶经》专门研究,慢慢地茶文化发展壮大,后来又流传到日本和世界各地。
虽然日本也有茶道,是在唐代的茶艺基础上传承下来的。而中国的茶艺没有停留于唐代,又经过宋代、明代……经过数千年的文化演变,不管是茶的种类、制茶的技艺还是品茶的方式、使用的器具,都发展出丰富的样态。
以前看过一个日本的纪录片《鹤子的茶道之旅》,当时很不明白为什么要在一个冰天雪地的地方为朋友们进行茶道。虽然有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追求,但是总觉得有点自虐。果然,我们的茶艺追求的就是舒适和享受,没有那么苦兮兮。
关于茶最早的记录是陆羽的《茶经》,关于陆羽有个小故事:据说陆羽生下来后非常丑陋,被父母遗弃。后来被寺院住持捡到在寺院长大,但是非常喜欢茶,后来游历天下,寻访各个产茶地域,学习种茶、采茶、制茶技艺。最后写成了《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对中国乃至世界茶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他也被世人称为”茶圣“,是所有茶艺师的祖师爷。
还有“茶”这个字,可以拆开成:“廿”+“八十”+“八”,也就是20+80+8=108,据说中国著名茶学家、制茶和审评专家,被誉为 “茶学界泰斗”的福建福州人张天福就是活到108岁。所以大家都开玩笑说,每天喝茶可以活到108岁,因为茶=108,哈哈哈哈,有趣的巧合。
所以108岁又被称为“茶寿老人”,茶寿也有美好寓意,代表着人常喝茶可健康长寿。
还有一个颠覆人们认知的事实是:所有的茶都是茶树产的。没有一棵树叫绿茶树、一棵树叫红茶树或者普洱树之类的。
可能人们觉得菊花茶是菊花做的,玫瑰茶是玫瑰做的,茉莉花茶是茉莉做的。那么红茶、绿茶、乌龙茶等等也有不同的对应的树,不然为什么有这么多种茶。
但其实中国的六大茶类:绿茶、白茶、黄茶、青茶(乌龙茶)、红茶、黑茶。全都可以用同一种树,甚至是同一棵茶树的树叶去生产。
之所以有六大类的茶,是按制作工艺区分的,并不是按树的类型来区分的。就像同样的面粉,做成包子就是包子,做成馒头就是馒头,做成烧饼就是烧饼。
同样的茶树,不发酵的是绿茶,发酵(0%~10%)是白茶、发酵(10%~20%)是黄茶、半发酵的是青茶、全发酵的是红茶、后发酵的是黑茶。
而人们所说的龙井、信阳毛尖、恩施玉露……等等,并不是说龙井这个地方的茶树只可以制作龙井,它也可以制作红茶、白茶……。只是经过实践发现龙井这个地方制作的绿茶是最好喝的,慢慢地这个地方产的绿茶就出名了,然后龙井这个地名就被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只有这个地方生产的才能标名为:龙井。其实就和阳澄湖大闸蟹一样,只有那里生产的绿茶才能叫龙井。
当然,也可以像“洗澡蟹”一样,把其他地方的茶叶拿到龙井当地,再操作一下,过个水,也叫“龙井”。所以茶叶的水还是很深的,哈哈哈哈哈。
然后,还有一个好玩的是:大红袍不是红茶是乌龙茶,安吉白茶不是白茶是绿茶,铁观音不是绿茶是乌龙茶,白鸡冠不是白茶是乌龙茶,东方美人不是绿茶也不是红茶是乌龙茶。
还有上面提到的各种花茶,严格意义上来说花茶不在六大类茶中,所以茶艺课中不含花茶。还有市面上说的“白桃乌龙”,并不是把白桃和乌龙茶一起泡的意思。是说因为自然环境等各种因素,有一年生产的乌龙茶中自带一种白桃的香味,因此诞生了这种类别。但是后面几年生产的茶中就没有这种风味了。而茶中本来就有各种香味,例如青梅香、蜂蜜香、荷叶香、脂粉香等等……所以这才是品茶的乐趣所在,能品出哪种香也是个人机缘。
而所有茶中的乌龙茶这一类别的茶是最香的,比如“茶中香水”凤凰单丛,还有漳平水仙和鸭屎香等等都是香气特别明显霸道的品种。
茶的四大产地:西南茶区(云贵川渝)、华南茶区(福建沿海)、江南茶区(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北茶区(河南)。
茶树四季常绿,嫩叶背面有茸毛称为“茶毫”,茶毫不会影响茶汤的透亮度。茶树分为实种育苗、扦插育苗。实种育苗是自然繁殖,茶的特性和滋味不可控。扦插育苗为100%复制亲本树,但叶子不会特别茂盛,寿命较短。
茶树的生长习性:
1、土壤:茶树只有在酸性土壤中才可以正常生长,一般土壤PH4.0-6.5均可生长,PH4.5-5.5最合适,PH高于6.5的土壤不适宜种植茶树;土壤质地一般以沙质土壤为好,则排水和透气性良好,土层深厚、底土松软为宜。
2、雨量:茶树喜欢湿润,栽培茶树最适宜年降雨量约为1500MM,生长季节月降雨量要求在100MM以上;空气相对湿度70%-90%;土壤含水量最大80%-90%为宜,
3、光照:光照是茶树生存的首要条件,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随着日照时间变长、光线强度增加时,多酚类化合物含量增加。
4、温度:气温适宜20-30℃,且茶籽萌发的最佳温度为25-28°℃;地温:适宜10-25℃,最适宜士温为25-30℃。
5、地形:地形条件主要有海拔、坡地、坡向等;适宜在一定高度,雨量充沛,云雾多,空气湿度大,漫射光强;适宜在避风向的向阳山坡,且坡度不宜太大。
采摘等级:
一个标准的泡茶用到的器具为:
遵循的原则:左干右湿,所有尖锐的东西都不能对着客人。泡茶的人坐在茶台中轴线上,公道杯和盖碗之间两指距离,不能左右手交叉越位,拿取东西不能越物。茶满七分为敬。
泡茶六要素:水、器、量、度、时、艺。
水为茶之母,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所以泡茶的水很重要,有条件的可以用银壶烧水或者用建盏喝茶,因为这两者都有软化水质的效果。
关于水,可以看一本书《水知道答案》。
器为茶之父,绿茶适宜玻璃杯,可以观察绿茶的叶子在水中的姿态;乌龙茶适宜用紫砂壶,紫砂壶透气不透水,能聚香、扬香。
量:和咖啡的“粉水比”类似,一定克数的茶叶对应多少毫升的水。投茶量影响茶汤浓度、口感。投茶量过多,茶汤苦涩浓烈;过少则淡而无味。
度:温度,不同茶叶因发酵程度、鲜嫩度等,对水温要求不同。绿茶要降温泡,不能用沸水直接冲泡。乌龙茶则需要用100度沸水冲泡,以充分激发其高香和醇厚滋味。当然也要综合考虑茶叶的年份和状态等。
时:浸泡时间。时间过短,茶味不足;过长,茶汤苦涩。
艺:即泡茶技艺,涵盖注水方式、出汤手法等。好的泡茶技艺能弥补茶叶不足,展现茶叶优点。
5个维度评判茶:外形、香气、汤色、滋味、叶底。
茶的四种注水方式:
1、点注:在两点钟方位,2指的高度向容器中注水,匀速水柱,定点注水,注入八分满;
2、圈注:在两点钟方位,2指的高度逆时针方向沿茶碗内壁边缘,匀速进行注水,注入八分满;
3、吊水线:在两点钟方位,2指的高度注水,再抬高到2拳的高度注水,注水全过程,水柱要保持细长,注入八分满,在2拳的高度结束;
4、高冲:在两点钟方位,2指的高度注水,再抬高到2拳的高度注水,再回到2指的高度,注水全过程,水柱要保持粗而有力,注入八分满,在2指的高度结束;
温杯洁具的流程:
1、鞠躬入座
2、盖碗注水:取盖,圈注,再次清洁盖碗并提升温度
3、盖碗出水:盖好盖碗,取茶漏置于公道杯上。将盖碗水倒至公道杯里
4、盖盏:保持盖碗的温度
5、公道杯沾巾:保持茶台干燥
6、品茗杯分汤:再次清洁品茗杯并提升温度
7、品茗杯倒水:夹取品茗杯内侧,向外翻转,倾倒热水至水盂里
因为茶的种类太多,一篇写完的话太长了。那就分为7篇文章去写完吧,下一篇介绍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