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茗眉大全网

带你了解蒙顶山五大名茶的独特之处

发表时间: 2025-05-17 00:52

带你了解蒙顶山五大名茶的独特之处

蒙山茶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名茶,主要产于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蒙顶山(又称蒙山),具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和文化底蕴,素有“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的美誉。那么在这篇文章,我将详细介绍下蒙顶山五大名茶,往下看看有没有你爱喝的那一款!

蒙顶甘露

蒙顶甘露是中国最古老的名茶之一,属卷曲形炒青绿茶,被誉为“茶中故旧,名茶先驱”,主要产于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的蒙顶山(蒙山)。

起源于西汉甘露年间(公元前53年),吴理真在蒙山人工种植七株茶树,开创世界人工植茶先河,被尊为“中国植茶始祖” 。自唐代(742年)起成为皇室贡茶,延续千年,宋代吴理真被封“甘露普慧妙济大师” 。白居易“茶中故旧是蒙山”、黎阳王“人间第一茶”等诗句流传至今 。

工艺沿用明代“三炒三揉”古法,包括杀青、揉捻、做形等14道工序。采摘春分前后采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4万颗芽头制一斤茶,特级茶芽叶比例严苛 。

蒙顶甘露的外形紧卷多毫,嫩绿油润,形似银龙盘曲 。汤色杏绿透亮,鲜醇甘爽,回甘持久,二泡更显醇厚 。初闻蜜糖甜香,细品兰花香,忌高温快炒形成的板栗香。

蒙顶黄芽

蒙顶黄芽是中国黄茶中的珍品,主产于四川省雅安市蒙顶山,具有千年贡茶历史和独特工艺。

蒙顶黄芽栽培始于西汉(公元前53年),吴理真在蒙山人工植茶,被誉为“中国植茶始祖” 。自唐代(742年)至清末均为皇室贡茶,专供祭天祀祖,有“仙茶”之称 。宋代文同称“蒙山味独珍”,清代赵恒赞“色淡香长品自仙” 。

工艺在绿茶基础上增加“闷黄”(纸包湿闷、三炒三闷),促进轻发酵,形成“黄叶黄汤” 。原料为清明前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每斤干茶需4万—5万个芽头,采摘严格剔除紫芽、病芽等 。

蒙顶黄芽的外形扁直匀整,色泽嫩黄带褐,芽毫显露 。汤色黄亮透碧,甜香浓郁(带玉米香或竹叶香),滋味鲜醇回甘 。叶底全芽嫩黄,鲜活似嫩笋 。

蒙顶石花

蒙顶石花是中国历史悠久的顶级名优绿茶,属扁形绿茶代表,主产于四川省雅安市蒙顶山,被誉为“千年贡茶,茶中瑰宝”。

起源可追溯至西汉(公元前53年),茶祖吴理真在蒙山人工植茶,开创中国人工种茶先河 。自唐天宝元年(742年)起连续千余年作为皇室贡茶,唐代《唐国史补 》称其“天下第一”,宋代文人赞“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 。因茶芽冲泡后形似石上苔藓绽放如花,故名“石花”;唐代曾称“雀舌茶” 。

工艺沿用唐宋“三炒三晾”古法,经杀青、摊凉、做形等14道工序,手工压扁成形 。原料为清明前单芽头,每斤干茶需4万—5万芽头,采摘极严苛 。

蒙顶石花的外形扁平匀直,嫩绿油润,芽毫显露 。汤色嫩绿清澈,香气馥郁带花香,滋味鲜醇回甘 。芽叶细嫩匀整,冲泡后挺立如峰 。

万春银叶

万春银叶是四川蒙顶山五大历史名茶之一,属卷曲形炒青绿茶,具有千年贡茶底蕴。

始于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原为饼茶,明代改制为卷曲形绿茶 。历史上曾长期作为皇室贡茶,后因战乱一度停产,1959年恢复生产 。

工艺类似蒙顶甘露的“三炒三揉”工艺,但精细度稍逊,品质略次 。采摘时间为春分至清明前后,以一芽一叶初展至一芽二叶为主 。

万春银叶的外形紧细匀卷,银毫密披,色泽嫩绿油润 。汤色黄绿明亮,香气鲜嫩持久,滋味鲜醇爽口,回甘明显,久泡无苦涩 。叶底嫩黄匀亮,芽叶完整 。

玉叶长春

图片均源自网络

玉叶长春以宋代贡茶历史、墨绿如玉的外形和醇厚口感著称,是蒙顶山绿茶中的经典名品,是四川蒙顶山五大历史名茶之一,属绿茶类,具有千年贡茶历史和文化底蕴。

创制时间为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 ,与万春银叶并列为蒙顶山传统名茶。唐代因文成公主和亲进藏而广传,明清时期仍为贡茶 。

工艺采用“无揉捻法”,杀青后直接整形干燥,保留自然舒展形态 。谷雨前后采摘一芽二叶初展鲜叶,要求芽叶肥壮 。

万春银叶的外形细嫩紧实,墨绿油润,形似玉片,叶底匀整如兰 。汤色黄绿透亮(或碧汤泛光),香气清雅持久,滋味鲜浓醇厚

总结

好了,这次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如果你喜欢本次的内容,可以点赞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