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8-31 01:31
### 一场命运的算盘,摆在了上海滩
说起来,有些事真邪门。人家辛辛苦苦学了本事,夜校结业证在手,偏偏找啥工作都被一票否决。为啥?就因为是江西吉安出来的。命运开起玩笑来,果然不会提前打招呼。
可偏偏,吉安不只是一个老家的名字。谁让那地方还有座井冈山。都说那一年民国十六年,井冈山上闹出了大动静。革命的火种,烧得满天都是晦涩不明的光,烧得后来所有吉安人的命运,都跟着发了癫、拐了弯。
魏若来,那个时候,正是走投无路的时候。他的结业证像块烫手山芋,左手右手都不对劲。兄弟俩当年一起来到上海,说是要扎根立足,其实过的哪有这么体面。打小家里清苦,靠自己做打杂的苦力混口饭吃都心里没底。哥哥魏若川倒是总念叨,“你得会读书,好日子在后头。”谁曾想,三年前,他忽然消失,说是出去闯世界,消息全断了。你说人心都是肉长的,哪家没有点兄弟牵挂。
结果枪声一响,很多人再没机会回家。魏若川是怎么死的,讲起来心头堵得慌——化名“孤星”,地下党,接头,出事,被人盯破了身份,中枪落魄爬到弟弟屋里喘最后一口气。那一刻他都不敢出声,生怕累弟弟一块倒霉。按说一条命,只够留下一句话。可那段日子人心思变,他悄悄托付自己的秘密给魏若来,让他顶替去传个口信,天晓得,这一顶又是天差地别的一段新人生。
魏若来是聪明人,可聪明人也怕突如其来的变动。他站在街口,拿着哥哥塞给自己的东西,心里七上八下。这个接头人是谁?他压根猜不着。等到小巷拐角,他见着了那个叫沈近真的姑娘,才明白世道凶险。沈近真年纪不大,一双眼睛像夜里的猫,心里琢磨着:“你是顶替孤星来的吧?”但她只故作镇定,一句话没挑明,把话藏在了心底。自此,魏若来的命运,悄悄攀上了另一根枝杈。
可你说上海容不下年轻人的梦想,却偏偏容得下奇怪的机遇。魏若来在这儿,有个老乡叫良叔。良叔不是善茬——有点黑道味儿,说话做事都透着脾气。良叔看准他肯干、肯学,让他帮着查账捉内贼。老混混就是老狐狸,早看准了魏若来的干练——可魏若来的心思却并不这里。他一心做梦,想去金融圈的“天花板”——央行。他说:“我要进央行,不为别的,就为挣个体面的饭碗。”可谁知道,这条路,又是浆又是刺。
倒回头看那会,央行才刚成立不久。刚过两岁的小孩,底子薄,名气大。沈图南,这个人物,刚从德国带着时髦脑子回来,成了央行新任顾问。年轻有为,架子不小,对上海的这摊子金融乱局有自己的算盘。沈图南说三年之内,要让央行能跟老牌实力的“中行”“交通”平起平坐。起码,得有点本事跟这乱世唇枪舌剑。
最会挑人的,是沈图南。央行第一次招人,招法新潮,笔试还带点演戏味儿。魏若来呢,天生一点就透,大冷天也能把场子炒热。成绩做得出色,反应冷静到让人嫉妒。沈图南偏偏喜欢这种“行动能量化理智”的人,道理说起来玄乎,其实考验人品。那场考试,还闹出一场“假火灾”。众人乱作一团,魏若来心静如水,卷子做完、题目答足、自己脱身,还记得救人。这样的冷静,换谁不挑剔,都得多看一眼。
可世道说白了,天资还是不敌出身。背调查出来是吉安人,直接被封杀在门外。机会在门口摆了个脸色,就跟你说:“不认。”可沈图南实在惜才,开了个小后门,让他做了私人助理,说白了,是想慢慢摸摸底儿。
央行的事儿,不像普通买卖。沈图南一上来就不按理出牌,放一把火,要兼并上海头四家民营银行。那一套“敲山震虎”的操作,没点本领还真学不来。先控股、再逼对家抬高股价,然后杀个回马枪,一圈下来,算盘拨得噼里啪啦。这么一通操作,外人看着头皮发麻,唯有魏若来若有所思。沈图南的“鲲鹏实业”,魏若来一眼看出了门道。沈图南嘴上不动声色,心里却始终怀疑:这小子,是不是趁着什么风,捧着情报混进来的?
那几个月,魏若来时刻活在被调查的阴影下。有道是“官大一级压死人”,上头要查底细,能查出八百丈。我说,这世道最难的,就是你说实话没人信,怕被人牵连,谁都掏真心的底气也没那么大。沈图南明明看中他的才华,又带着警觉提防:到底,是敌是友呢?
还有一层,沈图南始终没琢磨透,他身边那个叫沈近真的妹妹。沈近真对魏若来另有眼光,觉着他是孤星的替身,是同志。感情的事儿,说不清楚,信仰的事更讲不通。一头是齐家治国的贵族理想,一头是街边底层的生死牵绊。兄弟的牺牲,姐妹的深情,国事家国,仿佛都压在这两个人的肩膀上。生活,从来都是一盘别人的大棋——你以为棋子慌忙奔走,其实是棋手自有算盘。
魏若来的“泥鳅乌鱼”理论,在那时是异想天开,现如今倒像句玄机。他说盛世如泥鳅,乱世成乌鱼,一筐里泥鳅在,能把全局盘活,乌鱼则要防着自己别被吞。其实说的哪里是鱼,是这乱世里的每一个人。央行、民营、金融巨头,人人都有大算盘,人人都怕一夜之间东山再起、抑或破产到街头讨饭。
沈图南到底是老狐狸,他要培养魏若来成自己的左膀右臂,但也防着东窗事发。魏若来呢?一心要成事,放一腔热血不在钱权,而是要做点有意义的大事。至于结局,没有谁能一锤定音。我们常说,人是活在夹缝里的动物,夹在家国,大事小情面前,偶尔的决定,往往就能挪动命运的天平。
后来有一夜,魏若来鼓起勇气对沈图南说了真心话,他的答案直白:“乱不在前线,就在觥筹交错里。”沈图南罕见地长叹一口气,仿佛第一次看懂了面前这个后生的倔强。魏若来靠自己的本事赢得了信任,也换来一次改变整个时代的机会。
但机会总比成见晚半步。这世间站队如同赌马,魏若来也渐渐明白,信仰与职责碰撞时,终有散场。富贵之家的夜宴,与穷人寒舍的灯火,遥遥相对。兄弟已逝,姑娘相知,城市的万家灯火下,多少人的命运攥成一团,最终都会面临“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拐点。
好在命运愿意给聪明人留一道门缝。魏若来离开沈图南,带着学到的本事和一颗炙热的心,终究没被体制的僵化捆住。跟沈近真一路回了江西,投身根据地,逆流而上。这人,凭着脑子和良心,和老上司明争暗斗,最终成为央行的最大劲敌。
有时想想啊,这世道就像上海滩的潮水,潮来潮去,每个人都像被浪头裹挟着上岸。沈图南没想到,自己捧出来的手下,成了未来的对家。他自诩是鹏鸟要图南,结果还是被“鱼”钻了空子。老话说得对,江山代有才人出,能耐大的后浪终归从前浪里杀出来。
当然,魏若来的路没那么好走。他身边有爷叔这样的高人提点,用破产后的智慧、打生活折叠的韧劲,为他点拨前路。聪明加勤奋,再添一点志气,一个人的命运才会生根发芽。
你问背后的那些仇怨恩怨,最后到底谁输谁赢?我说,命运的算盘,拨来拨去,谁也逃不过舍与得的账本。只是有的人在大潮里迷了眼,有的人,倒是在硝烟散尽后,看清了自己的来路和归途。至于魏若来,最后是怎么赢的、怎么输的,说到底,咱们谁也不敢下结论——日头再大,总有转身的时候,潮水也是,要涨就得先退。
细想想,也许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个“泥鳅”“乌鱼”,在沉沉浮浮的时代里,总要钻个口子,活出点自己的模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