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茗眉大全网

走进荆棘岭的诗篇,感受带刺与虚无的交融之美

发表时间: 2024-11-19 11:43

曾读过一本小说《荆棘鸟》,情节不大记得了。

但那只鸟儿把身体插进荆棘的画面感和疼痛感一直都在,就是此刻忆起,也会隐隐心疼。

书里这么描写:鸟儿的羽毛在风中颤抖,它的眼神充满了坚定与决绝。荆棘的尖刺无情地刺破它的肌肤,鲜血一滴一滴地落下,染红了脚下的土地。每一滴血仿佛都是它的诉说,是对命运的抗争,是对生命的执着。

荆棘是刺,是针尖,是让人足不能踏、心不能挨的东西。因为疼,因为无法忘记的痛,因为触目的伤。

再遇荆棘,一望无际、似有千里之遥的荆棘,是在荆棘岭。《西游记》第64回,石碣上写“荆棘蓬攀八百里,古来有路少人行”。

那岭上荆棘丫杈,薜萝牵绕。虽有道路的痕迹,左右都是荆刺棘针。

八戒的九尺铁耙派上了极大的用处,变作三十丈长短的钯柄,拽开步,双手使钯,将荆棘左右搂开,开了一条道。

然后,遇见了前面的蓬蓬结结,风敲竹韵和飒飒松声。

然后,遇见了一阵阴风,遇见了荆棘岭十八公,遇见了彻夜谈诗对谈和美女杏仙的倾心相配。

唐长老谈诗尽兴,喜上心头。面对美人计配姻缘之事起跳发怒,心如金石,坚执不从,大呼救命。

幸被三徒弟听到,及时赶到。方才身边的四老与鬼使、女子和女童倏忽不见了踪影。

行者仔细看,只有一株大桧树,一株老柏,一株老松,一株丹枫,不远处还有一株老杏、二株腊梅、二株丹桂

方才明白师父所说的十八公乃松树,孤直公乃柏树凌空子乃桧树,拂云叟乃竹竿,赤身鬼乃枫树,杏仙即杏树,女童即丹桂和腊梅。

他们成精了而已。

后被八戒连供带筑,根下鲜血淋漓。师父劝阻,他们虽成气候,但不曾伤我。但八戒还是将他们一起筑倒了。也就是终归都死了。

其实,就一场诗论,向自己仰慕的高僧学习,讨教,何错之有?对美男子一见倾心,一起品茶对诗,亦无错。

若说有点错,那就是阶层不同,跨错了。

就像《荆棘鸟》中的男女主人公,一个是皈依上帝的教父,一个是小他20岁的姑娘,终归是错了,所以才有了荆棘鸟,还有那悲伤的隐忍的呜咽,那是最后的反抗。

你是否有听过那最响亮,最悲壮的叫声,发自最深,最痛的心底,最终一声声化为虚无。

祈愿爱无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