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6-26 22:39
原物源-好物百科 一起探索中国好物。
一、南京雨花茶的历史文化
“雨花茶的茶香里,弥漫着南京的深厚文化和悠久历史。”雨花茶和南京云锦、雨花石、盐水鸭一起,成为南京最知名的地方特产,也是外地游客来宁购买伴手礼的首选之一。
雨花茶不仅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南京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雨花茶的色、香、味、形,均体现了南京的历史韵味,象征着革命先烈坚贞不屈、万古长青的精神,高度契合南京的城市精神。
自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金陵茶事盛”,到1959年以“雨花”为名的新茶创制,再到“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金陵大地上茶香已氤氲千年,承载和展现了南京这座城市的千年文脉、不屈品格和红色精神。
南京雨花茶前身是清代《虫鸣漫录》记载的一种“钟山云雾茶”。1958年,为纪念在雨花台牺牲的革命烈士并喜迎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在国家大力发展茶叶生产的号召下,“江苏省名特茶创制委员会”成立,多位茶叶专家及制茶高手集结中山陵园。
创制过程中,有人建议把茶叶制成大刀长矛形,也有人建议制成花瓣形。为什么最后选择了松针形?一天雨后,技术攻关小组组长俞庸器骑自行车回家,无意中看见松树上的松针被雨水打落在地,灵感瞬间涌上心头。“对,就是松针形!”俞庸器难抑激动之情,满山松树象征革命先烈忠贞不屈的品格,也寓意革命精神万古长青。新茶外形遂确定为松针形。
1959年,南京中山陵茶厂成功创制的松针形新茶,被江苏省委省政府正式命名为“雨花茶”。雨花茶一诞生,因秀丽的外形、优异的品质,当年即跻身全国名茶行列。1959年全国茶叶工作会议鉴评,该产品获得“其味、其色均不减龙井”的高度赞誉。
经过60余年发展,承载着金陵千年文脉的雨花茶,已经迈向全国、飘香世界,成为传播中国文化、讲好南京故事的“温润之城”新名片。
南京雨花茶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品,有着严格的区域保护范围,规范的种植、制作、包装等要求。
二、南京雨花茶的特点
形似松针,紧细圆直,锋苗挺秀,色泽绿润,白毫隐露,内质香气高雅,滋味鲜醇,叶底嫩绿明亮。
三、雨花茶标准定义
在地理标志保护区域范围内,采用适宜良种茶树的幼嫩芽叶,经独特的工艺加工而成,具有“外形紧细圆直、锋苗挺秀、色泽绿润、内质清香、鲜醇”为突出品质特征的绿茶。
四、雨花茶的地理标志保护范围
江苏省南京市城区的中山陵园、雨花台烈士陵园,江宁区、溧水县、高淳县、浦口区、六合区、雨花台区、栖霞区现辖行政区域。如下图:
五、南京雨花茶生长环境
江苏省南京中山陵景区、雨花台景区是雨花茶流布的核心区域。茶园主要分布在海拔20-50米之间的黄土岗地,土壤为黄红壤,呈弱酸性,有机质1.89%,土壤肥力中等,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南京独特的地理环境培育了雨花茶特有的内在品质。
六、南京雨花茶等级划分
根据雨花茶的原料嫩度和品质特征,分为特级一等、特级二等、一级、二级共四个等级
七、雨花茶茶树品种
叶形为长椭圆形、柔软度好的中小叶茶树良种,如祁门槠叶、鸠坑等品种及龙井长叶等新选育的适制雨花茶的无性系良种。
八、鲜叶采摘要求
每批采下的鲜叶应大小匀称、整齐。不带单片叶、对夹叶、鱼叶、虫伤叶、紫芽、红芽、空心芽等。各等级鲜叶质量要求如下表:
九、加工工艺流程
雨花茶制作技艺是中国传统绿茶针形类茶制作技艺代表之一,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制作技艺主要包括鲜叶采摘、摊放、杀青、揉捻、毛火、整形、足火、精制、烘焙、包装数道工序,其中整形工艺最为关键。它将搓条、抓条、理条工艺完美结合,形成了集扁形茶类、卷曲形茶类优点于一身的独特针形茶工艺。茶叶细胞破壁程度高,经沸水浸润,营养成分可在杯中得到充分释放。
雨花茶人因茶制艺,坚守最适合雨花茶的传统筛分方法精选茶叶,通过抖、撩、飘等独特筛法,将茶叶按粗细、长短、轻重分开。特制的斗笠状竹篾烘笼,有利于炭火温度的阶梯状分布,筛分好的茶叶在烘笼内从上而下翻滚,配以独特的提香足干手法,满屋生香的雨花茶就此而成。
十、各等级感官指标
产品应具有正常的商品外形及固有的色、香、味,无异味、无劣变;产品应洁净,不得混有非茶类夹杂物;不着色,不得添加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具体如下:
十一、冲泡建议
以上,如有不足,欢迎茶园、茶厂、茶商、茶友、各界朋友批评指正、关注、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