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茗眉大全网

车辆无法驶离爱琴海停车场只因欠这点钱!解决方法揭秘

发表时间: 2025-08-07 02:22


停车场的收费杆成了新型“城门”?

三明车主被拦在爱琴海购物中心补缴道路停车费这事,表面是追缴欠费,实际把正常消费场景变成了强制执法现场。

2025年8月起,只要在三明公共道路欠过停车费,连商场停车场都出不去,这种跨场景捆绑收费的操作,暴露了智慧停车系统野蛮生长的真实面孔。

智慧停车本该靠精准服务赢得用户,现在却把消费者逼成“人质”。

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明确规定,道路停车位属于公共资源,商场停车场是企业经营场所,这两个场景的法律权属完全不同。

把道路停车债务强加在商场场景执行,相当于让企业变相承担行政职能。

杭州去年就出现过类似纠纷,物业公司因协助政府拦截欠费车辆,被车主告上法庭索赔误工费,法院最终判物业赔偿两千元。

三明这套追缴机制,显然没吸取前车之鉴。

更荒诞的是“随机欠费”这个技术黑洞。

有车主在闽政通投诉平台晒出记录,同一辆车在梅列区列东街连续三天停车,系统竟显示四个不同计费时段。

技术人员分析,地磁车检器受周边高压线干扰会产生误判,这属于已知技术缺陷。

政府要求车主为系统漏洞买单,和超市结账机器故障多收钱还不让顾客出门有何区别?

广州智慧停车项目上线时,专门设立1.8亿元差错预备金,就是为应对这类技术失误。

文明城市创建不是暴力催收的挡箭牌。

深圳2023年推行的“欠费车辆限行令”,被国务院督查组叫停,理由正是违反《行政强制法》关于“不得牵连他人合法权益”的规定。

三明现在的做法更极端,直接让商场的经营活动为政府债务背书。

有法律界人士指出,购物中心作为民事主体,无权扣押未涉案车辆,这种强制手段可能触发《刑法》第238条的非法拘禁条款。

智慧城市该有法治温度而不是冰冷铁杆。

与其让收费杆当“拦路虎”,不如学成都建立信用积分制度,欠费车辆在年检时同步处理。

或者参考南京做法,给主动补缴的车主发放充电券、洗车券等正向激励。

城市管理真要智慧,就该让数据多跑路、让车主少堵心,别把便民工程变成拦民工程。

下次谁还敢去爱情海购物?

怕是要改名叫“债琴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