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茗眉大全网

晶相、骨相、皮相——紫砂壶收藏三大要素大揭秘

发表时间: 2025-06-24 19:14

香港朋友要过来罗湖与我品茶,他说要拿一饼珍藏多年的97水蓝印过来共品,因为知道这款茶很珍贵,所以就拿出了一把好壶来冲泡,福田的好兄弟还特别从网上下单送来了非常好的矿泉水。其实呢,品普洱茶我的确算是一个外行,多年前由于工作的关系,在几个茶友家中喝到过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红印、八八青等许多名贵的茶,可我始终不觉得好在哪里,也许是我胃蕾太迟钝了,竟喝不出什么所以然来,倒是喝出了不少人民币的味道,真的有点枉费了一众好友的热情。今天这位仁兄过来主要还是要我谈一下当下紫砂壶收藏与鉴赏的问题,他在三十多年前就开始收藏紫砂壶,收藏数量可观,有一些拍卖公司与他联络,希望他割爱,拿去拍卖变现,这次过来就是想听听我的意见。

如何判断一把紫砂壶的好坏,我先前曾经说过可以从三个维度上去分析判断,我总结为“三个相”,这个观点在我之前还没有人系统展开来论述过,一是紫砂材质的分子“晶相”,二是紫砂造型的内在“骨相”,三是紫砂工艺所展现出来的“皮相”,下面分享一下我对这“三个相”的个人见解。欢迎爱好者一起讨论。

一、紫砂材质的分子晶相:从紫砂材料到窑烧出来,是一个从生到熟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相当于是一种蜕变,原矿材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烧成结晶后的效果,这种效果并不是指材料的目数,而是结晶后呈现出来的特殊肌理,紫砂壶的肌理美是任何陶瓷材质无法企及的,所谓“紫玉金砂”仅仅是一种物理现象,紫砂的分子晶相是一种化学反应后生存的从无序到有序的结晶状态,好的结晶状态是一种让人愉悦的能量场,这种能量通过窑火的燃烧和气氛的纠缠,传递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蜕变成一种无法人为掌控所形成的天然之美、和协之美、温情之美。

二、紫砂壶造型的内在骨相:宜兴从业者常常挂在嘴上的“架子”,紫砂壶采用拍打成型,业内人称搭架子,骨相就是搭架子的另一种说法,但所包含的内容更丰富,我有一个比喻,西方人相较于我们东方人的五官脸型基本上都很立体,这个立体的呈现就是骨格架构的差异,紫砂造型的美丑就是骨相造成的,骨相里面不光有尺寸大小,还有剧部与整体的比例,还有上下左右前后各个部位的动态或静态的协调,作者成型过程中的每一种手势,每一次或轻或重的拍打,都会影响到骨相的形成和变化,认真做了20年紫砂壶的人,我们的双手肌肉就会有一定的记忆,这种记忆就促进形成了个性特征,有人称之为风格,骨相的美与丑,决定了一把壶的精神气质,其核心就是骨相是一切造型的基础,是美与丑的内核关系。

三、紫砂壶的明针工艺决定了一把壶的皮相:紫砂壶的好坏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涉及到明针功夫的特殊技能的表现,通过明针可以让紫砂壶表面散发出一种有温度的感觉,一种和善的亚光,就像小孩的肌肤一样光滑、细腻,看上去硬朗,但摸上去似乎会感觉到一丝柔软,很多人都在误导紫砂壶要泡养出包浆,其实,包浆并不是靠人为的泡养,泡养出来的光亮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脂粉气,糙作气,给人以一种油腔滑调的感觉,而不是那种由内而外质朴、温柔、内敛的气质,皮相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一把壶的艺术价值。这也是制作者秘不视人最硬核的技艺。

掌握好了这“三个相”,也就掌握了辨别一把紫砂壶好与坏的密码。(注:文章为原创,转载时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