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茗眉大全网

老白茶陈放时间太长,煮茶前是否应该彻底清洗?

发表时间: 2022-11-20 12:14

老白茶陈放时间太长,煮茶前是否应该彻底清洗?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很想念能说走就走的时候。

开车几个小时到海边,看月亮,吃大餐。

李麻花在朋友圈看到海边一家民宿,重新开业,绿码通行,还能在附近的村落自由出行。

她很心动,当即拍板说,我们去吧。

我犹犹豫豫迟迟疑疑,压根不想去。

那里固然好,跟城里不一样,没有钢筋水泥⁤高楼大厦的遮挡,抬头就能望见整片天空。

尤其是晚上,还会飘起迷蒙的海雾,轻薄似纱。

分分钟能拍大片了。

李麻花还有一条非常充分的理由,刚过完双11,试茶也很辛苦,为什么不换个环境呢?

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夜、厨房与爱?

我没有搭理她,而是指了指桌上的那堆茶。

意思是,有这么多茶等着试,还想出去玩?罚你熬夜加班试茶。

每天都在喝,喝也喝不完,喝了也不见少。

唉,任重而道远啊!

《2》

试茶期间,也会抽空看消息。


有茶友‬来提问,说,煮老白茶之前,要洗茶吗?

村姑陈的回复是,不用,直接煮就好。

对方又接着问,我担心白茶放太久,有很多灰尘和细菌,不洗真的能喝吗?会不会不干净?

呃,这个问题问的,让我有点难以回答。

老白茶的确陈放了很多年,但在储存的过程中,始终是密封、干燥、避光、阴凉、无异味的。

既然如此,品质就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能够顺利完成物质转化。

若是茶叶上沾染了灰尘,就意味着存放时没有密封,纸箱是长期敞开着,且存茶房间的卫生情况堪忧。

若是茶叶上生出了细菌,就意味着白茶所处的环境,温度高,湿度大。

在高温高湿下,茶叶过度发酵,才会产生大量的微生物和细菌,从而导致茶叶变质发霉。

而这样的白茶,基本就不能再继续喝了。

所以说,茶友的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优质的老白茶,从产区到工艺,再到储存,都是一流的。

闻起来,香气馥郁、干净、清爽,以药香、陈香、花香为主,白茶饼还会生出果香。

只要自身品质过关,加上后‭期仓储得当,就不会产生杂味和异味。

除非是含水量太高,受潮变质,导致白茶发酸发臭,甚至霉变。

发霉的茶叶,我们考虑的不再是洗茶,而是要如何处理。

最好的办法,是让它化作春泥更护花。

堆成肥料后,给家里的花花草草,补充些营养,助它们来年长得更加茂盛。

《3》

老白茶煮之前要不要洗茶?

村姑陈的个人习惯是,好茶一律不洗。

尤其是白茶,不炒不揉不杀青的简朴工艺,赋予了它大量天然的营养物质。

⁡洗茶,虽然舍弃的只有第一冲茶汤,但实际上其中已经包含了丰富的养分。

倒掉,实在是可惜。

况且,优质的白茶,本身就很干净,洗茶纯属多此一举。

以高山白茶为例,生态环境好,空气清新,人烟稀少,几乎没有污染。

日常都被水汽和云雾笼罩,生出了营养丰富,且洁净的茶青。

到了加工的时候,也会顾及卫生方便的问题。

比如,日光萎凋的时候,水筛不会直接贴着地板,而是离地70公分左右。

这样不仅能让上下空气均匀流动,走水更加顺畅,还会保持茶青的干净整洁。

并且,大家都知道,紫外线具有很好地杀菌作用,堪称天然的“杀菌灯”。

因此,经过日光萎凋的白茶,散发着一股干燥的气息,清新自然。

除了萎凋以外,白茶在烘干的时候,温度也比较高,同样能杀灭一部分细菌。

可见,成品的白茶,基本没有卫生方面的欠缺。

之后就是储存了,密封干燥,离墙离地,避光阴凉。

过去我们洗茶,是出于安全性考虑。

担心茶叶很脏,有灰尘和细菌,才想着通过洗茶来弥补。

但实际上,茶叶与水接触的短短几秒,并不能真正带走脏东西。

尤其是劣质的茶叶,品质堪忧,泡出来的茶汤浑浊。

区区洗一遍,根本就达不到清洁的作用。

而多次洗茶,香气和滋味物质也会随之流失,可见意义不大。

归根结底,洗茶的本质,只是为各位提供一种心理安慰。

论清洁力,对于好茶而言是浪费,对于劣茶而言又是多余。

是以,煮老白茶的步骤,其实很简单。

用克秤提前称出适量的茶叶,待煮茶壶里的水烧开以后,投入干茶即可。

好的白茶,本就简简单单。

以最简洁明了的方式,就能煮出一壶色、香、味俱全的茶汤。

《4》

茶圈中,大家对“洗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洗茶的作用,不仅仅是清洁,还能起到“醒茶”的目的。

所有的老茶,包括老白茶、老普洱等,都需要醒茶。

把它们从沉睡的状态唤醒,后续泡茶或煮茶时,才能更好地释放茶香和茶味。

可事实是,白茶和普洱,并不相同。

普洱茶的紧压茶,由于压得很紧,严丝合缝,所以它在长期储存的过程中,睡得很沉。

沉睡中的普洱茶饼,的确需要唤醒,需要醒茶。

然而,白茶饼看似也在睡觉,却不必醒茶。

原因是,它不如普洱睡得那么沉。

在散茶的状态下,还是保持着清鲜、清郁、爽口的风味。

而在饼茶的状态下,不像普洱压得那么紧,中间能看到明显的缝隙。

尤其؜是寿眉饼,因为茶梗粗壮,能够起到很好地支撑作用。

叶片与叶片间拥有足够的缝隙,而不像普洱饼那样紧实。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缝隙,让箱内微弱的氧气得以充分作用于茶饼的内部和外部,使得整块白茶饼的陈化进度一致。

如此一来,白茶饼便不需要提前醒茶。

执意要醒茶,反而会使得白茶的香气消散,滋味变得不那么纯净。

平白无故的,让一款上好的老白茶,风味下降,口感变差。

同理,其它的润茶、发茶等概念,一律不适合白茶。

微发酵的白茶,不必那么复杂。

它只是纯粹的,在岁月的烟尘中,体内的物质与氧分子进行交换,产生新的养分,仅此而已。

喝白茶,没有太多的讲究。

大家喜欢白茶,正是因为它的质朴,它的干净,它的天然。

六大茶类中,不可替代的珍品,独一无二的宝藏。

《5》

好白茶的第一冲,可以放心大胆地喝。

即便是煮茶,也不必特地洗茶。

只要确保自己的茶叶,是产区好、工艺好、储存好的优质茶,那就没问题。

试想,头道的茶汤里,有那么多的白毫,那么多的茶氨酸。

倒掉,无疑是暴殄天物。

真正的爱茶之人,肯定舍不得这么做。

当然了,如果真的心有芥蒂,对洗茶抱有很强的执念,那还是跟随心走吧。

对于村姑陈而言,人在世上,一呼一吸之间,灰尘和细菌,无法避免。

但白茶的养分,却是稀有的珍品。

充足的营养物质,能抵抗病菌,补益身体。

邪不压正,好白茶终究是会善待我们的,我对此深信不疑。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