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3-28 17:23
一、黄茶简介
黄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最早出现于唐代,明代正式形成工艺,清代成为贡茶。其核心工艺:闷黄——通过湿热作用使茶叶轻微发酵,促进多酚类物质氧化,形成黄汤黄叶,香气清幽(似花香、熟栗香)的特征。
二、黄茶工艺
采摘-萎凋-杀青-闷黄-干燥
闷黄(核心):将茶叶趁热堆积或用湿布包裹,在湿热环境下发酵6-8小时,形成黄叶黄汤。
三、黄茶分类
(根据原料嫩度和产地不同)主要分为三类:
1. 黄芽茶
原料:单芽或一芽一叶。
代表茶:
君山银针(湖南岳阳)
霍山黄芽(安徽霍山)
蒙顶黄芽(四川雅安)
特点:其特点是外形芽头肥壮,满披白毫,色泽金黄,汤色明亮,滋味鲜醇。
2. 黄小茶
原料: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
代表茶:
沩山毛尖(湖南宁乡)
北港毛尖(湖南岳阳)
特点:其特点是外形芽叶肥壮,毫尖显露,色泽金黄,汤色橙黄明亮,滋味醇厚甘甜。
3. 黄大茶
原料:一芽三四叶或粗老叶。
代表茶:
霍山黄大茶(安徽)
广东大叶青 (广东)
特点:特点是外形梗壮叶肥,叶片成条,色泽金黄显褐,汤色深黄显褐,滋味浓厚醇和,具有高嫩的焦香。
四、冲泡方法
1.水温:85~90℃(芽茶用低温,叶茶可略高)。
2. 器具:玻璃杯或盖碗,便于观赏茶叶。
3. 投茶量:3~5克/150ml,根据口味调整。
4. 出汤时间:第一泡20~30秒,后续每泡延长10~15秒,可泡3~5次。
五、黄茶储存
1.储存环境:密封、避光、防潮、防异味。
2.防潮防高温:湿度<60%,温度25℃以下,可冷藏(需严格密封)。
4.保质期:1~2年(发酵度低,久存易失鲜)鲜爽时喝完最好。
六、黄茶功效
1. 抗氧化:茶多酚、茶黄素等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
2. 助消化:闷黄工艺产生消化酶,缓解油腻感。
3. 提神醒脑:适量咖啡碱提神,但刺激性低于绿茶。
4. 护齿明目:含氟量较高,保护牙齿;维生素A有益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