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茗眉大全网

收藏界瞩目:揭秘宣德炉的魅力所在

发表时间: 2024-04-09 13:28

收藏界瞩目:揭秘宣德炉的魅力所在

宣德炉流着皇家正统血脉

大明宣德年间

明宣宗朱瞻基为改善郊坛

太庙及内廷所陈设的鼎彝祭器

从暹逻国进口了一批“风磨铜”

参照皇府内藏柴窑、汝窑、官窑

哥窑、钧窑、定窑名瓷器的款⁩式

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

敕令宫廷御匠吕震

和工部侍郎吴邦佐设计和监制香炉

要制造好的铜炉,就要炼铜

每炼一遍,原料就会减少一些

6遍下来,原料只剩一半

所以一般的铜炉只经过4炼

但是宣德皇帝下旨

精炼的次数不仅不减,还要翻番

所以真正的宣德炉都经过了12炼

不仅如此

财大气粗的宣德皇帝还挑选了

金、银等几十种贵重金属

与红铜一起炼制

宣德三年

这批精品香炉终于炼制成功

即为闻名后世的宣德炉

据传,这批宣德炉共铸造出3000座

以后再也没有出品

绝大部分陈؜设在宫廷各处

只有小部分皇亲国戚

和功绩显赫的大臣有幸得此赏赐

普通百姓只知其名却未见其形

宣德炉的艺术成就极高

自明代始就被誉为“文房首器”

以致欧洲人把以宣德炉为代表的

明代开始的黄铜艺术

⁧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如今

宣德炉不仅是指宣德三年所铸之炉

而是所有带宣德款铜炉的统称

也可泛指与宣款炉形制相近、制作精良的铜炉

点金冲耳鼎式炉-周月康

宣德炉是一种造型艺术

要得到一件完美的宣德炉

少说要具备三个条件

造型精美、冶炼精良、作色精绝

造型精美

据记载

宣德炉的器型共计117种之多

周月康历经三十余年钻研

⁡制作的器型之多

件件大器所至 细节到位

才能展现一件宣德炉的精气神

冶炼精良

利簋

而这么小的炉子

也带来对铸造的严苛要求

以前的铜炉铸造大多用翻砂法

而宣德炉用的是“失蜡浇铸法”

首先,将蜡制成型器的样式,将耐高温的细泥浆反复涂在蜡型表面。

然后,加热,使蜡质熔化,模子变成一个中空薄壳。

接着,浇铸铜液,等冷却后,将薄壳敲碎,形成铜胎。

最后,经反复打磨做旧皮色,一件宣德炉就算做成了。

步骤写出来简单,做成却很​难

浇铸几十个铜炉,却一件也没成

也是有的事

一个从未学过专业设计的人

做仿古香炉有多难

周月康没有说

但功夫不负有心人

最终他的作品在

第三届“申香杯”香事用具设计大赛

斩获1金2银

皮壳精绝

皮壳作色,是宣德炉特有的工艺

是用各种不同的植物、矿物等颜色

与铜胎精工染制上色

经过反复涂色与烘烤

才能将色料沁入炉体

使全器像是贴附一层梨皮

或像包裹一层粟壳

最后打上一层白蜡罩护

使其宝色内涵,珠光外现

清末古玩收藏家赵汝珍在《古董辨疑》中

例举宣炉颜色之美

竟多达60多种呈色变化

即使用利刃去剔

也不容易利脱皮色

即使扔在污泥中

拭去泥污,也与从前—样

周月康之火养铜炉

炉型典雅,炉质精良,款识中正

皮色自然富有层次,制作费时费工,珠光宝气‪

日益为追求品质的爱好者和收藏家关注青睐


宣德炉的收藏市场经历了三个阶段

2003年

中国嘉德拍卖举办了

“王世襄夫妇藏品”专场

共有王世襄先生藏炉精品21座

全部被一位藏家拍下,引发关注

宣德炉才被初步认识


2010年

在北京匡时五周年秋季拍卖会上

“锦灰吉金——王世襄藏铜炉专场”竞争火爆

两座宣德炉冲破千万大关

刷新了当时铜炉的成交纪录

宣德炉的收藏市场一片火热

目前,处于宣德炉收藏的第三阶段

回归理性平稳发展阶段

宣德炉有其他艺术品门类无法比拟的艺术性

敬神礼佛,文房焚香

伴琴品茗,厅堂镇宅等

都离不开宣德炉

是藏赏兼备的艺术品

从初步关注到追风赶潮

如今宣德炉最终回归到自身艺术和经济价值

可以说,现下已是宣德炉收藏真正的良好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