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8-15 11:47
请您在阅读前,先点击上面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将为您带来更多有价值的内容。
近年来,摩托车相关政策的调整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禁限摩政策的变动尤为引人瞩目。继成都市发布公告对摩托车限行延长3年至2028年8月14日后,又有多地交管部门发声,将收紧对摩托车的限制。
浙江慈溪市交管大队于近日发布公告,决定自2025年9月8日起,对辖区掌二线、三海线及寺马线实行禁止摩托车通行的交通管理措施。
辽宁沈阳公安交警,近期同样结合当地道路交通情况,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决定对辖区部分道路增设禁令标志。
不能否认,官方对于摩托车管理的收紧,确实有基于对人民群众出行安全的考量。
如果对摩托车相关新闻留心的朋友不难发现,近期,北京通州、云南楚雄、西藏拉萨等多地交管部门相继发布报道,因摩托车“飙车”竞速、“炸街”轰鸣以及非法改装等违规违法行为高发,加剧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对此,有不少网友对此纷纷表示:这些摩托车车主就是几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如果这些人都能按规上路行驶,是不是“禁摩令”就能早一天解除呢?
确实,也有网友站在不同角度为摩托车做出辩护:要肯定摩托车存在意义,并对其进行科学管理,不要再折腾了,希望早日解禁摩托车!
首先,摩托车体积相对小巧,能在城市拥堵路段灵活穿梭,避开堵车,快速到达目的地。在狭窄街道、小巷或拥堵区域,摩托车的通行能力远超汽车。其次,摩托车所需停车空间极小,可停放在路边、人行道边或角落,甚至汽车无法停靠的地方,而且停车费用通常更低甚至免费。最后,摩托车购车成本低,入门级车型几千元即可入手。同时使用成本低,小排量摩托车百公里油耗低,长期通勤油费支出更少。税费、保险和维护保养成本也低于汽车。
总之,摩托车是集便利与经济于一身的城市通勤的理想选择。与其将所有摩托车拒之门外,不如通过更科学、细致的管理,让这一灵活的出行工具在合理范围内发挥作用,实现交通秩序与民生需求的平衡。
事实上对于网上“放开禁摩”呼声,交管部门并非置若罔闻,自2025年开始,已经有多地开始尝试新的管理方式。
1月初,河南信阳发布通告,率先取消了摩托车严管街及限行区域;随后,青海西宁也结束了全面禁摩的历史,仅对核心路段实行限时管控;同年6月,央视网直面民生,明确表示:摩托车并不是城市负资产,而是可治理、可共生的交通要素。
值得注意的是,摩托车禁限政策的调整并非一蹴而就,全面放开也不现实。不过,已有相关部门为解决车主合规上路的痛点,对相关政策层面进行了优化调整,为摩托车出行带来3大显著利好。
其一,驾驶证 “全国通考” 政策的实施。过去,摩托车驾照报考受户籍制约,许多长期在异地生活工作的人,不得不为考证往返老家,繁琐的流程让不少人错失合法骑行的机会。如今,这一限制被打破,考生可直接在居住地申请报考并领取驾照,大幅降低了地域障碍,让合法骑行变得更简单,充分体现了政策的人性化。
其二,摩托车检验流程进一步简化。新规明确,新注册的摩托车可享受6年内免予上线检验的政策,即便超过6年需要年检,流程也得到了优化,为车主节省了不少麻烦。
其三,摩托车驾照申请年龄的放宽。在社会呼吁解禁摩托以及渐进式退休的背景下,公安部对相关规定进行了调整:普通三轮、二轮摩托车驾驶证的申请年龄范围确定为18周岁以上、70周岁以下。这一便民举措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出行选择,更是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实事的体现。
总的来说,这些政策调整,既展现了管理思路的转变,也满足了更多摩托车车主的需求。同时,也希望各位车主能给予正向反馈,拒绝非法改装、拒绝飙车竞速、拒绝炸街扰民,为摩托车的早日解禁助力。对于摩托车的管理,各位有什么建议和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