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7-22 09:44
黄山毛峰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产于安徽省黄山一带,由清代光绪年间谢裕大茶庄创制。其名称源于茶叶“白毫披身,芽尖似峰”的外观特征,加之鲜叶采自黄山高峰,故得名“黄山毛峰”。这次,我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款名茶。
黄山毛峰产自安徽省黄山(徽州)一带,核心产区包括黄山风景区及周边海拔700米以上的山地,如桃花峰、云谷寺、松谷庵等地。这里气候湿润,云雾缭绕,土壤肥沃,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黄山毛峰的历史可追溯至宋代,明代已有记载,清代光绪年间(1875年)由谢正安创制并命名。谢正安改进传统工艺,制成形似雀舌、白毫披身的茶叶,命名为“毛峰”,后因产自黄山而改称“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的外形微卷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带有金黄色鱼叶(俗称“黄金片”)。色泽嫩绿微黄,油润光亮,俗称“象牙色”。香气清鲜持久,带有兰花香或熟板栗香。滋味鲜爽甘醇,回味悠长,汤色清碧微黄。叶底嫩黄匀亮,肥壮成朵,冲泡后芽叶竖直悬浮,徐徐下沉,称为“茶舞”。
特级一芽一叶初展,白毫多,香气浓郁。一级至三级芽叶渐粗,香气和滋味逐级减弱。核心产区以富溪乡为代表,品质最佳。
黄山毛峰的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包括以下关键步骤:
采摘:清明至谷雨期间采摘,特级茶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俗称“麻雀嘴稍开”。
摊晾:鲜叶薄摊于竹匾自然萎凋,散失部分水分。
杀青:手工翻炒,锅温先高后低(150℃→130℃),要求“扬高撒开”,去除青气,保留茶香。
揉捻:轻压慢揉,保持芽叶完整,塑造条索。
烘焙:分初烘和足烘,炭火慢烘至足干,最后复火提香。
茶具:推荐玻璃杯或白瓷盖碗,便于观赏“茶舞”。
水温建议在80~90℃,避免高温破坏茶汤鲜爽度。温杯后投茶3克,注水至1/3杯摇香。再注满水,静置2~3分钟,可重复冲泡2~3次。观察汤色清澈度,闻兰花香,尝鲜醇回甘。
存储时注意密封、避光、防潮,建议冷藏(0~5℃),避免与异味物品同放。开封后尽快饮用,以保新鲜。
图片均源自网络,侵删
黄山毛峰曾作为外事礼品茶,1955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1986年被外交部选为国礼。近年来,黄山毛峰文化节等活动推广其茶文化,但市场也存在产量下降、假冒问题等挑战。
黄山毛峰不仅是茶中珍品,更是徽州文化的象征,其制作技艺和品饮方式体现了中国传统茶道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