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2-20 20:01
2024年,上海稳步迈向千园之城,生态基底更加厚实。记者从12月20日市绿化市容局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今年上海新增城乡公园141座,其中新增城市公园35座、口袋公园76座、乡村公园30座,全市公园达到973座。
◆ 民生实事项目全面完成 ◆
据介绍,目前全市973座公园中,城市公园512座,口袋公园341座,乡村公园119座,主题公园1座。新增入册城市公园35座,根据城市公园标准,将“四化”景观特色明显、服务设施功能完善的新建、改建公园绿地纳入城市公园名录。新增入册口袋公园76座,通过运用色叶、观花乔灌木,口袋公园呈现靓丽的“彩化”效果,部分口袋公园将绿化与科普知识相结合,融入日常自然教育的功能,拓展了绿地服务功能。
全市的绿地建设品质持续提升,共享绿色生态福利。扎实推进绿地建设,建成世博文化公园南区、美兰湖中央公园一期工程等一批景观优美,特色鲜明的公园绿地。全年新建各类绿地1041公顷,其中公园绿地512公顷。建设完成立体绿化43.7万平方米。静安区建设的垂直绿化“梦”绿墙成为苏河湾区域一处绿化景观地标。建成绿道229.77公里,本市已建成绿道达到1998.81公里。七莘路绿道、黄浦江滨江绿道杨浦和闵行延长段、环元荡绿道青浦段、沪太路绿道等110余条绿道建成对外开放。
民生实事项目全面完成,不断增进百姓福祉。口袋公园建设和公园24小时开放列为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新建改建80座口袋公园,新建的口袋公园绿化主题特色突出、服务功能多样,拓展了市民家门口的游憩空间。积极推进24小时全天候公园开放,新增55座城市公园24小时开放。通过无界融合、品质焕新、“服务能级+”等方式,不断拓展延伸公园服务时间和空间。全市973座公园中24小时开放达到849座,占比87.3%。
公园园艺文化活动更加丰富,游园活动精彩纷呈。“公园+”主题功能拓展活动覆盖至6座直属公园及16个区的94座城市公园,开展400余项活动。以黄浦区“环复兴公园艺术季”、静安区“2024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上海古猗园非遗主题公园等为特色的公园主题功能拓展不断焕发新活力,涌现新亮点。拓展绿色生态空间,推进市民园艺中心建设。完成开放52个单位附属绿地、其中以口袋公园形式开放17个。新建成市民园艺中心43个,全市已建成149座市民园艺中心。市民园艺中心融汇了园艺技术的展示舞台、科普展览的教育基地、园艺实践的体验中心、园艺知识的培训讲堂等功能。
◆ 304座公园向游客开放共享空间 ◆
搭建帐篷、运动健身、休闲游憩,这些市民亲近自然的新需求新期待在公园绿色生态空间中也得到满足。据介绍,今年,上海城市公园结合“十四五”规划目标,稳妥推进空闲地、草坪和林下空间的开放共享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有304座公园面向游客开放共享空间,其中开放草坪330处、林下空间145处,开放共享总面积约500余公顷,实现全市16个区全覆盖。
目前,全市74座城市公园为游客提供可搭帐篷的区域。本市绿化市容部门及各区局持续推进帐篷区精细化管理工作,今年5月,市公园管理事务中心开展了公园草坪帐篷区规范管理“金点子”有奖征集活 动,共征集“金点子”402条。其中,市民意见主要集中在帐篷预约、区域划分、安全机制建立等方面,而管理部门、媒体代表则侧重在宣传引导、制度建立和安全保障,从中可以看出安全搭建及使用帐篷,是各方共同关心及关注的重点。
通过“金点子”活动,也推出10家可复制、可借鉴的帐篷区管理典型案例,如上海耀华滨江公园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建立帐篷区数字化管理和预约平台,提升管理效率的同时,方便游客能提早规划行程;闵行文化公园不断强化宣传管理,通过设置告示牌公布文明公约及游客告知书,引导游客在规定区域内进行帐篷搭建,严禁占用帐篷区的安全通道及草坪中心活动区域,以保障安全通道的畅通无阻;上海植物园协同第三方安保、物业公司,形成游客入园后“四个一”全程管理体系,有效防止帐篷乱搭乱建等不文明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