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茗眉大全网

霍山黄牙茶:如何冲泡出一杯完美的茶饮

发表时间: 2024-09-22 15:26

霍山黄牙茶:如何冲泡出一杯完美的茶饮

霍山黄芽,安徽霍山县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为半发酵茶,属于黄茶系列。其外形挺直微展,色泽黄绿披毫,香气清香持久,汤色黄绿明亮,滋味浓厚鲜醇回甘,叶底微黄明亮。2006年,霍山黄芽成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


黄牙茶

霍山黄芽与黄山、黄梅戏并称“安徽三黄",是中国名茶之一,产于安徽霍山县。霍山位于安徽西部,其主峰白马尖海拔1774m。黄茶主产区范围包括佛子岭水库以上“霍山弧"内的东淠河上游低山河谷盆地之金竹坪、金鸡山、金山头、乌米尖(俗称三金一乌")、磨子潭、火烧岭等地,三河(太阳河、漫水河、石羊河)蜿蜒,二水(佛子岭水库、磨子潭水库)浩淼,山中有山,海拔400~800m,坡积、残积物较厚,土地肥沃,生态环境优良,为现时霍山黄芽主产区,所产茶叶品质较优,俗称“南路茶";其他产区因气候、土壤不同,产茶叫“外山茶"。

霍山黄芽历史渊源

霍山黄芽早在西汉就开始种制,在唐宋时兴盛,明清是霍山黄牙茶的鼎盛期,解放后中茶制茶不断创新发展繁荣。



大化坪

西汉《史记》:“寿州南山(即今安徽霍山县大化坪镇金鸡山)产黄芽焉,可煮而饮,久服得仙",唐李肇《国史补》:“寿州有霍山黄芽,蕲州有蕲门团黄,而浮梁商货不在焉"。北宋.沈括(1093年)《梦溪笔谈》:“国朝六榷货务,十三山场都卖茶。霍山场卖茶53.239万斤,卖钱3559贯489",明《茶疏.产茶》:“大江以北,则称六安,然六安乃其郡名,其实产霍山县之大蜀山也"。


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霍山县志.茶考)“今天下产茶处不下数百,致贡者仅十余处,每岁上供,霍多至三百六十封,又有副封以补其乏"。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霍山县志》卷之三《贡赋志》云:“贡茶霍邑贡茶,民贡也“,卷之七《货属》云:“茶本山货属,以茶为冠。其品之最上者日银针,次曰雀舌,又次曰梅花片、兰花头、松萝春"。清.袁枚《随园食单》(1780年)也列有六安银针,毛尖,梅片等茶名。

清.姚范《援鹑堂笔记》(1860年)记载:“六安茶产自霍山。第一蕊尖无汁。第二贡类,即皇尖,皇尖只取一旗一枪。第三客尖。第四细连枝。第五是白茶"。


清光绪31年(1905年)《霍山县志》记载:“茶为第一,茶山环境皆优,大抵山高多雾,所产必佳。以其得天地清淑之气,悬岩石罅偶得数株,不侍人工培植,其清新绝伦,故南乡之雾迷尖、挂龙尖二山左右所产,为一邑之最",“梅花片、兰花头、松萝春,则茶放叶者,统称之为小茶"。

民国徐珂《可言》(1924年)记载:六安茶之通行者,日毛尖,亦有旗枪之名。旗枪者,一梗一叶也。"二十世纪初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霍山黄芽茶几乎销声匿迹,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在红改绿、红改黄的浪潮下予以挖掘继承、创新发展。

金鸡与神茶的传说

大化坪


金鸡茶树

时至今日,在当地民间还流传着一段关于黄牙茶起源“的神话故事。

相传,大化坪山下有一片茶树,味苦涩难咽,但其中有一棵茶树,其味香醇馥郁,老人喝了能返老还童,孩子喝了变聪明伶俐。这棵茶树却是时隐时现。一年在一年不在的!一天,金鸡山下来了一位少年,自称黄游人第八代子孙,特意来迁坟的,可是找不到坟头在哪?遇到一位鹤发童颜的老叟告诉他,他家的祖坟就在这块茶地的那棵“神茶树”下面。少年急忙请老人指点,老人呵呵一笑:“你就耐住性子在这里等,到时自然会明白的。少年就耐住性子在山下等啊等,从白天等到黑夜。"午夜时分,忽闻一声霹雳,一道金光闪过,只见茶树丛中的一棵茶树发出宝石般的金色光环,一对美丽可爱的“小金鸡'从树丛飞跑出来,少年便不顾一切地去追,“金鸡"没飞多远,扑棱两下,一前一后地跳落进不远处的小河里。从此,这条小河便被就叫“落鸡河",这座山就叫“金鸡山"了。

“金鸡"飞走后,“神茶"又长回到了原处。自那以后,这片茶园所产的茶叶再也不苦了,这就是后来驰名于世的“大化坪黄芽茶”。神话传说虽不可信,但有些奇迹不得不让人叹服。2019年冬天,大雪封山,天寒地冻,大化坪茶园里的许多茶树因严寒枯萎凋零,甚至冻死,惟有那棵“神茶树"依然枝繁叶茂,这就使原来的神话传说更添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金鸡神茶树

黄牙诗词歌赋


清朝霍山县令王毗翁有一首写霍山黄芽的诗

“露蕊纤纤才吐碧,即防叶老须采忙。

家家篝火山窗下,每到春来一县香。

丘陵茶丛

采茶制茶


采茶

鲜叶采摘霍山黄芽鲜叶细嫩,开采期在清明前后,约一个月时间。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至二叶初展。采摘要求“三一致”“四不采”,即形状、大小、色泽一致,开口芽不采,虫伤芽不采、霜冻芽不采、紫色芽不采。鲜叶采回后要除去老叶、茶梗、杂质和不标准的鲜叶。然后薄摊于团簸晾晒,晴天无露水时,摊放约2至3小时,阴雨天摊放约4至6小时。

鲜叶摊放

上午采茶,下午制制,下午采茶,晚上制茶,不制过夜茶,这是霍山黄牙制茶的工艺基础原则。

加工制作工艺:鲜叶采摘→杀青(做形)→毛火→摊放→足火→拣剔→复火。

自然地理环境


霍山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受季风影响较大,四季分明。年均降水量约1366毫米,酷暑和严寒少,冷热适中。县域地形地貌多为山地丘陵,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依次可分为中山、低山和丘陵畈区,并间有一些小型河谷盆地。海拔在500-800米,山体较为破碎,坡度平缓,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生长出了霍山黄牙茶。

我国名优绿茶很多,绿茶“霍山黄芽"无论是外观品质还是品牌知名度、美誉度都不占优势,而霍山黄芽在黄茶中确是独占鳌头。茶产业要想长期发展,就要坚持自己的特点,摊黄、堆闷的制茶技艺才是是霍山黄芽的核心竞争力。

金鸡坪黄茶主产区风景名胜

白马尖



位于茶叶主产区的白马尖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核心园区。其山峰形似白马,一峰独秀,群山俯首,常年云雾缭绕。

爬白马尖不可着急,可以走走停停,细细观赏沿途风景。走在山间中,景色宜人,时间仿佛都变慢了。爬上山顶,又是另一番景象,山南山花灿烂,山北白雪皑皑。

霍山金竹坪村


标志


采茶园


度假庄园


金鸡坪村


远眺山里


山里公路

金竹坪村是霍山黄芽核心产地,这里自然风光旖旎,风光独好。采茶时节,来这里可以采茶、品茶,了解黄牙茶文化。

来到霍山黄牙茶核心产区___金鸡坪村茶园里,清新的空气中混杂着茶叶的芬芳。满目茶树青翠欲滴,身临其境,置身茶园,一杯黄茶神清气爽,一切烦恼都会随着微风烟消云散。

人勤不负春光好

踏遍茶山不思还

霍山黄牙茶等你来品鉴!

参考文献

霍山黄芽 · 中国地理标志网

[2] 霍山黄芽推介会举行 · 网易新闻

[3]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霍山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