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5-06 14:49
绿茶,是封存春日鲜味的茶类,对于爱茶人而言,打开春天的最佳方式就是:品饮一杯极致鲜香的绿茶。
正如鲁迅先生在散文《喝茶》中所言:“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好茶还要会喝,想要品饮春日上新绿茶的鲜香爽口,冲泡得当尤为关键。
专属春季的绿茶以鲜嫩芽叶为主原料,最适配的冲泡方式是玻璃杯,相信不少茶友都对绿茶的“杯泡法”信手拈来:温杯→投茶→注水→品饮。
盖碗也是适泡鲜嫩绿茶的另一茶器,相比即泡即喝的杯泡法,盖碗泡多了出汤、分茶等步骤,操作起来更繁琐,但胜在茶水分离避免了绿茶因久泡而变浓、泛苦。
无论是杯泡、还是盖碗泡,具体的投茶方式(上、中、下三种玻璃杯投法)、茶水比、注水温度、浸泡/出汤时间都会对绿茶的色、香、味产生重大影响。
我国绿茶种类众多,在加工上可能存在杀青、揉捻、干燥程度的不同,这也会造成冲泡细节的差异化,总是有茶友后台私信咨询:“不同种类的绿茶怎么泡更好喝?”
▲从左到右依次为: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太平猴魁、黄山毛峰、六安瓜片、雷公银球茶、安吉白茶
近期,小懂团队便选取了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太平猴魁、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安吉白茶、雷公山银球茶等各地名优绿茶进行玻璃杯和盖碗的冲泡测评。
在品饮了上百杯茶后,小懂团队分别选出了7种绿茶玻璃杯、盖碗泡最推荐的茶水比、注水温度、出汤时间等,以供大家日常冲泡绿茶参考一二~
一、绿茶玻璃杯适泡方式测评
一杯鲜香的绿茶冲泡简约而不简单,单论投茶方法,如福建省地方标准DB35/T 1953-2020《绿茶冲泡与品鉴方法》记载如下,不同形状的绿茶适合的投法不尽相同!
而在上、中、下三种投法中,下投法适合绝大多数绿茶,为了确保测评结果的准确性,小懂也统一采用了下投法、注水量均为300ml冲泡7种不同种类的绿茶。
另据上述标准规定:直接品鉴绿茶的茶水比以1:75~1:150为佳,小懂团队便按照1:75(投茶4g)、1:125(投茶2.4g)、1:150(投茶2g)的茶水比进行测评。
注水温度上,我们设置了适宜绿茶冲泡的80℃、90℃、100℃,并分别在浸泡2分钟、5分钟、10分钟时依次品鉴测评,最终小懂团队总结出了这些绿茶的推荐水温均为100℃。
▲从左到右依次为: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太平猴魁、黄山毛峰、六安瓜片、雷公银球茶、安吉白茶
或许有茶友会疑问:“绿茶原料芽叶细嫩,高温冲泡不怕烫坏吗?”这时资深茶客不免要来一句“好茶不怕开水烫”,其实这是有客观事实依据的。
从制作工艺来讲,绿茶加工时不乏有高于沸水温度(100℃)的工序,比如杀青时的锅温多为280~300℃,干燥时的温度也普遍高于100℃,因此沸水不足以烫坏绿茶。
再者,当刚烧开的100℃沸水注入玻璃杯时水温往往也会有所下降,据小懂团队测量:沸腾的热水在5秒内倒入玻璃杯中,水温显著降低至91.5℃。
而当烧开的水晾凉至90℃、80℃时,再注入玻璃杯也分别降低至84.1℃、75.5℃。绿茶喝“鲜”也喝“香”,过低的水温无法很好地释放氨基酸、茶多酚、芳香物质等,泡出来的绿茶香气、滋味均更显淡薄。
茶水比方面,经小懂团队测评发现:注水300ml、投茶4g(茶水比1:75)、仅以90℃的水冲泡绿茶,短时间浸泡2分钟口感就偏浓郁,且随浸泡时间延长越发喝不到绿茶的鲜爽!
小懂翻阅了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太平猴魁、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安吉白茶、雷公山银球茶相关的行业、地方及国家感官审评标准,“鲜”是共有的重要评判标准。
▲上图为浸泡2分钟茶汤、下图为浸泡10分钟茶汤
因此,在同等注水量之下,想要更好地品鉴绿茶之“鲜”首先排除过高的投茶量。在小懂的测评实验中,1:75的茶水比冲泡出来的茶汤鲜爽度均表现不佳。
总体而言,小懂测评后推荐的茶水比分为两大阵营:西湖龙井、太平猴魁、六安瓜片为1:150,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安吉白茶则为1:125,具体测评结果汇总如下图所示:
二、绿茶盖碗适泡方式测评
盖碗泡的主要目的在于茶水分离、分杯品鉴绿茶,依据《绿茶冲泡与品鉴方法》(福建省地方标准DB35/T 1953-2020)规定,分杯品鉴以1:50的茶水比为佳。
▲从左到右依次为: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太平猴魁、黄山毛峰、六安瓜片、雷公银球茶、安吉白茶
在测评盖碗泡绿茶时,小懂团队在统一投茶2.2g、注水110ml(茶水比1:50)的冲泡前提下,同样以100℃、90℃、80℃的水温依次冲泡同一款绿茶。
出汤时间也是影响分杯品鉴绿茶的重要因素之一,上述标准还提供了每道茶出汤时间参考值,小懂便照此表格严格执行测评。
结果发现90℃、80℃的温水冲泡出来的7种绿茶茶汤香气、滋味表现都差强人意,尤其是紧压的雷公山银球茶在低温下更难以释放内含物质,香薄、味寡淡。
而在同样100℃的推荐冲泡水温下,适宜的出汤时间则以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安吉白茶头道茶需延长至25秒出汤才能更好地释放香气、滋味。
洞庭碧螺春、太平猴魁头道茶20秒出汤即可品饮清鲜爽口的茶汤,若延长至25秒出汤鲜爽度有所降低。这与绿茶的揉捻程度有关,一般揉捻度越高,适宜的出汤时间越短。
此外,六安瓜片头道茶15秒出汤就凸显清香、鲜爽,次道起延长5秒出汤,更显鲜醇爽口、回甘,作为世间唯一无芽无梗的片形茶第一道出汤时间最短也不足为奇。
至于雷公银球茶,由于是紧压的球状、短时间内难以泡开,因此头道茶出汤时间是最长的。而从次道起茶叶条索已泡开,便无需在第一道60秒的基础上再延长浸泡时间,30秒出汤依然清香、鲜醇爽。
▲从左到右依次为: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太平猴魁、黄山毛峰、六安瓜片、雷公银球茶、安吉白茶
以上扁平、卷曲、尖形、朵形、片形、球形、凤形等不同形状的绿茶测评汇总结果,供大家日常冲泡参考。
总而言之,玻璃杯vs盖碗泡绿茶需要注重的细节各有不同。玻璃杯泡绿茶可能泡了没有及时喝,若投茶量过多、久泡难免苦涩。
盖碗冲泡绿茶则尤其要注重出汤时间,揉捻度较高的要比外形自然舒展的绿茶更快出汤,片形绿茶即便较短的时间出汤,也更易释放内含物质,紧压绿茶所需的出汤时间最长……
综上所述,大家更喜欢玻璃杯还是盖碗泡绿茶?欢迎茶友们评论区留言分享讨论~
注:本文为懂茶帝原创,如需转载需标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