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5-27 10:11
咱平时喝茶,绿茶里碧螺春那可是响当当的存在。它那卷曲如螺的外形,清幽的香气,鲜爽的口感,不知道俘获了多少茶友的心。今天咱就好好唠唠碧螺春的分类,还有咋冲泡才能泡出它的最佳风味。
碧螺春名字的由来:
帝王赐名说:康熙南巡至苏州,江苏巡抚献上“吓煞人香”茶,康熙觉其名不雅,见茶色碧绿、形如螺且为早春采制,遂赐名“碧螺春”。
民间典故则有碧螺姑娘与阿祥的爱情传说,人们为纪念她将茶命名为“碧螺春”。
碧螺春分类:各有千秋
碧螺春主要根据产地和品质来分类,不同的分类有着不一样的特点。
洞庭山碧螺春:正宗典范
洞庭山碧螺春那可是碧螺春里的“老大哥”,产自江苏苏州的洞庭东山和洞庭西山。这里山清水秀,云雾缭绕,土壤肥沃,就像给碧螺春茶树提供了一个天然的“温室”。
洞庭山碧螺春的芽叶特别细嫩,一般是一芽一叶初展。它的外形卷曲成螺,白毫显露,就像一个个穿着白色小毛衣的绿色小精灵。干茶颜色嫩绿明亮,闻起来有一股浓郁的花果香,就像走进了春天的果园和花园。
冲泡后,茶汤嫩绿清澈,香气清高持久,喝一口,滋味鲜醇甘厚,回甘特别好,就像在嘴里开了一场甜蜜的派对。而且它的叶底嫩绿鲜活,就像刚从茶树上摘下来的一样。
外地碧螺春:各有特色
除了洞庭山碧螺春,其他地方也产碧螺春,像浙江、四川、安徽等地。这些地方的碧螺春虽然和洞庭山碧螺春在外观和口感上有些相似,但也有自己的特点。
浙江产的碧螺春,外形也较为卷曲,白毫明显。它的香气比较清新,有淡淡的兰花香,滋味鲜爽,但回甘可能没有洞庭山碧螺春那么持久。
四川产的碧螺春,芽叶相对较大一些。它的香气浓郁,带有一种独特的栗香,口感醇厚,比较适合喜欢重口味一点的茶友。
安徽产的碧螺春,外形紧细,色泽翠绿。它的香气高长,有花香和豆香,滋味鲜爽回甘,性价比也比较高。
碧螺春冲泡方法:泡出好茶味
冲泡碧螺春,选对茶具和水温很重要,这样才能把它的香气和味道都泡出来。
选对茶具
泡碧螺春,玻璃杯是首选。用玻璃杯泡茶,能清楚地看到茶叶在水中舒展的过程,就像看一场精彩的舞蹈表演。白瓷盖碗也不错,它能更好地保留茶叶的香气,让茶汤的味道更纯正。
控制水温
水温对泡碧螺春很关键。一般来说,水温在80℃到85℃之间最合适。要是水温太高,茶叶会被烫熟,茶汤会变黄变苦,就像把一个鲜嫩的蔬菜放在开水里煮太久,就不好吃了。要是水温太低,茶叶的味道又泡不出来。你可以把水烧开后,稍微晾一会儿,等水温合适了再泡茶。
投茶量要合适
投茶量要根据茶具的大小和个人的口味来定。玻璃杯泡碧螺春,放3克到5克茶叶就行。白瓷盖碗泡茶,茶叶量可以稍微多一点。要是喜欢喝浓一点的茶,就多放点茶叶;喜欢喝淡一点的,就少放点。
上投法冲泡
上投法是泡碧螺春比较常用的方法。先把玻璃杯洗干净,然后倒入80℃到85℃的水,水不用倒太满,大概到杯子的三分之一处就行。接着,把3克到5克碧螺春茶叶轻轻放入水中。这时候,你会看到茶叶像雪花一样慢慢飘落,然后逐渐舒展,就像一个个绿色的小精灵在水中跳舞。等茶叶都舒展开了,再沿着杯壁慢慢加水,直到杯子七八分满。泡个1分钟到2分钟,就能喝了。
中投法冲泡
中投法也不错。先往玻璃杯里倒入三分之一的80℃到85℃的水,再放入3克到5克碧螺春茶叶。等茶叶稍微舒展一下,再沿着杯壁慢慢加水,直到杯子七八分满。泡个1分钟到2分钟,茶汤就泡好了。这种方法能让茶叶更好地吸收水分,释放出香气和味道。
下投法冲泡
下投法就是先把茶叶放入玻璃杯里,再倒入80℃到85℃的水。不过这种方法不太适合碧螺春这种细嫩的茶叶,因为茶叶直接接触高温的水,容易把茶叶烫熟,影响口感。但要是你喜欢尝试不同的泡法,也可以试试。
冲泡小技巧
泡碧螺春的时候,还有一些小技巧能让茶汤更好喝。
温杯洁具
泡茶前,先用开水把茶具烫一遍,这样不仅能清洁茶具,还能让茶具保持温度,更好地激发茶叶的香气。
闻香观色
泡好茶后,先别急着喝,先闻闻茶香,感受一下碧螺春那清幽的花果香。再看看茶汤的颜色,嫩绿清澈的茶汤就像春天的湖水一样美丽。
分杯品饮
把泡好的茶汤分到小杯子里,慢慢品尝。喝的时候,先含一小口在嘴里,让茶汤在舌头上滚动,感受它的鲜爽和甘甜,然后再咽下去,回甘会在嘴里久久不散。
茶友们,赶紧泡上一杯碧螺春,好好的享受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