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4-01 19:11
寻找会“发光”的你
的你
致每一位在人生路上
不懈奋斗、坚定前行的青年
点击链接,了解详情→
今日头条,给“发光"的你!
清明节假期即将到来
4月4日至6日共放假三天
假期如果选择高速出行
注意了!
免费通行时段预计为
4月4日0时(开始时间)
4月6日24时(结束时间)
免费车辆包括哪些?
7座以下(含7座)载客车辆
允许在普通收费公路行驶的摩托车
免费时间怎么算?
普通收费公路
以车辆通过收费站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
高速公路
以车辆驶离收费站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
通过人工通道驶入高速的车辆,不建议在ETC车道下高速。因没有入口信息,出口栏杆机不会抬杆,只能折返至人工车道驶出,建议各位车主尽量选择同一类型车道(即在哪个通道上的就在哪个通道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尤其是ETC车辆。
为保障广大群众
节日期间出行安全
湖北交警
提醒广大交通参与者
避开交通高峰、危险路段
选择合理出行路线
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平安出行
湖北道路交通拥堵预测
预计今年清明祭扫集中期(清明假期及前后周末),拥堵时段集中在每日7至10时、13至16时。
武汉、鄂州、恩施、孝感、黄冈等地城市道路拥堵风险高。
沪渝、沪蓉、岱黄、武汉绕城、京港澳、福银、武鄂、二广、关豹等高速路段拥堵风险高。
G106国道黄冈段,G316国道襄阳段,G318国道恩施、黄冈段,G347国道孝感段,武汉盘龙大道、黄陂大道、东风大道高架,黄石大道,咸宁赤壁陆水湖大道,随州平洑大道拥堵程度较高。
易缓行路段预测
交通警情时段分布预测
风险研判
阴雨天气安全风险高
4月初,湖北省大部分地区以阴雨天气为主,湿滑路面极易引发车辆追尾相撞、侧滑侧翻及二次事故,特别是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和农村地区急弯陡坡路段安全风险尤为突出。另外,春季早晚温差大易引发局部团雾,影响道路通行。
重点路段拥堵风险高
一是进出城高速路口,陵园、墓区、景区、商圈周边道路拥堵指数高,返乡、祭扫、郊游等出行交织叠加,高速公路交通流量将大幅上升。二是陵园、墓区、景区周边道路车流集中,周边道路拥堵风险较高;且陵园墓区多位于城郊、山区,沿途路况差,坡陡、弯急、路窄,易发生翻坠事故。三是墓区、景区周边道路人车集中,一旦出现车辆失控、操作不当等情况,易引发群死群伤交通事故。
重点车辆安全风险高
清明祭扫集中期,群众返乡祭扫、踏青赏花等活动大幅增加,出行需求旺盛,墓区、景区、山区、郊区等周边道路小型客车、摩托车肇事风险急剧上升。另外,长途客车、旅游客车运输繁忙,公路货运持续高位运行,与清明祭扫流交织叠加,“三超一疲劳”、跟车过近、分心驾驶、违法停车等违法肇事、事故风险突出。
湖北交警出行提醒
自驾出行前,应提前检查车辆状态,及时关注天气情况,了解交通路况信息和交通安全提示,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和交通方式,尽量避开出行高峰和夜间行车,拒绝疲劳驾驶。时刻谨记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外出期间若发生轻微交通事故,切记“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或遇到紧急情况,请拨打统一交通事故报警电话:027-96122,湖北交警24小时为您服务;如果车辆在湖北省高速公路发生故障需要救援,请拨打统一救援电话:027-12122。
驾车前往景区山区,遇急弯陡坡、长下坡、临水临崖道路,要减速慢行,行经农村、山区公路要注意观察道路两侧车辆和行人。景区周边道路车多拥挤,要注意避让行人、规范停车。
清明交通管制
2024年清明节期间团山公墓周边
道路交通管制的通告
为确保2024年清明扫墓期间市区道路交通有序、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39条之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届时将对团山公墓周边部分道路实施临时交通管理措施。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交通管制时间
2024年3月30日至4月6日,每天7:30-15:00。
二、交通管制路段
寿昌西路(江碧路路口至殡仪馆门前)及东佛路(吴楚大道路口-寿昌西路路口)。
三、交通管制措施
1、禁停:交通管制期间寿昌西路(江碧路路口至殡仪馆门前)路段全线禁止机动车停放;
2、限行:交通管制期间寿昌西路(江碧路路口至殡仪馆门前)路段每日(7:30-10:00)禁止中型(含)以上货车(含专项作业车)、挂车、低速货车通行;
四、祭扫车辆一律停放至鄂城殡仪馆老馆院内和新馆停车场,两轮车一律在鄂城殡仪馆大门两侧依次停放,大中型客车一律在东佛路两侧停放;
五、在清明扫墓期间,团山公墓周边采取临时交通管控措施将给市民朋友出行带来不便,请提前安排好出行时间和线路,尽量选择公共交通或慢行交通出行,车辆和行人要服从执勤民警和工作人员的指挥,敬请理解和支持。
鄂州市民政局
鄂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
2024年3月29日
END
来源:中国高速公路微信、湖北交警、 鄂州交警
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青年大学习: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经济发展篇)
点分享
点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