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8-10 16:45
关于“龙井”,怎么买不被坑!!!想要买到合适的龙井茶最好先对龙井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选择的时候才会更加的有的放矢。
龙井茶的定义
按照国家标准GB/T 18650-2017对于龙井茶的定义:
仅限浙江省西湖、钱塘、越州三大产区(涉及杭州、绍兴、金华、台州4市18县)
产区 | 覆盖范围 |
西湖产区 | 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含一级保护区:狮峰山、龙井村等;二级保护区:梅家坞、云栖等) |
钱塘产区 | 萧山、余杭、富阳、临安、桐庐、建德、淳安、滨江 8个县(区) |
越州产区 | 绍兴、越城、新昌、嵊州、诸暨、上虞、磐安、东阳、天台 9个县(市、区) |
国家标准里明确的给出了西湖产区/钱塘产区/越州产区的范围,龙井茶理论上有三种叫法就是西湖龙井/钱塘龙井/越州龙井,单单就龙井茶来讲,西湖龙井/钱塘龙井/越州龙井都是正宗的龙井茶。均处于钱塘江和曹娥江流域的山地丘陵间。
龙井茶的分级
龙井茶的鲜叶质量分级要求是其品质控制的核心环节,直接决定成品茶的等级。标准对鲜叶的采摘标准、匀净度、新鲜度等关键指标按特级至五级共6个等级进行严格规定,具体分级要求如下:
等级 | 芽叶组成要求 |
特级 | 一芽一叶初展为主(占比≥90%),芽长于叶 |
一级 | 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一芽一叶≥80%,一芽二叶初展≤20%) |
二级 | 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一芽一叶≥60%,一芽二叶≤40%) |
三级 | 一芽二叶为主(≥70%),含少量一芽三叶初展(≤30%) |
四级 | 一芽二叶至一芽三叶(一芽二叶≥50%,一芽三叶≤50%) |
五级 | 一芽三叶为主(≥60%),允许少量驻芽叶(≤20%) |
根据GB/T 18650-2017龙井茶的感官品质按特级至五级共6个等级划分,每个等级对外形、香气、滋味、汤色、叶底五大指标有明确要求。
等级 | 外形 | 香气 | 滋味 | 汤色 | 叶底 |
特级 | 扁平光润、挺秀尖削、匀整重实 | 清香持久,带嫩香或豆香 | 鲜醇甘爽,回味悠长 | 嫩绿明亮,清澈如玉 | 嫩匀成朵,嫩绿鲜活,匀齐 |
一级 | 扁平光滑尚润、挺直、匀整 | 清香尚持久,显嫩香 | 鲜醇爽口,回甘明显 | 嫩绿明亮 | 嫩匀,绿明亮,含芽率≥80% |
二级 | 扁平挺直、尚匀整,稍有茸毫 | 清香纯正 | 尚鲜醇,微涩后化甘 | 绿明亮 | 尚嫩匀,绿亮,含芽率≥60% |
三级 | 尚扁平、略粗糙,含嫩茎 | 尚清香,稍带青气 | 尚醇,微涩 | 黄绿明亮 | 嫩度降,黄绿亮,单片≤20% |
四级 | 稍宽扁,含梗片,欠匀净 | 纯正(无杂味) | 平和,微粗 | 黄绿(稍浊) | 有单片,黄绿,粗叶≤30% |
五级 | 宽扁松泡,梗片显露,朴片多 | 稍粗(带粗老气) | 稍粗淡,微涩 | 黄绿稍暗 | 粗老,黄暗,单片≥40% |
分级实操鉴别要点
关键动作:
沸水注入后盖碗静置 10秒 揭盖,正品散发兰花豆香;
叶底用清水冲洗,真特级嫩绿不变黄(染色茶褪色)。
破绽:若汤色绿得刺眼(疑似染色),或叶底有糊点(工艺缺陷)。
关键动作:
啜茶时舌尖抵上颚,正品鲜味集中在前段;
叶底指尖揉捻,弹性足(假茶易碎)。
破绽:回甘短暂(可能掺陈茶)。
关键动作:
观察干茶:真品茸毫为银白色(机制茶毫偏灰);
冷却后杯底留香清甜(劣质茶留闷味)。
破绽:涩感粘舌(杀青不足)。
关键动作:
热嗅有青草气(假外地茶为青臭味);
叶底展开后叶缘锯齿明显(真龙井品种特征)。
破绽:汤色突然变红(鲜叶红变)。
关键动作:
干茶投入杯中听声:正品沙沙响(含水率合格);
叶底摊开可见红梗红叶>5%(工艺失误)。
破绽:水面浮油(保存不当酸化)。
关键动作:
手搓干茶:正品碎末率>15%(标准允许);
破绽:霉味被香精掩盖(留香不自然)。
*法律声明:依据GB/T 18650-2017编写,个人鉴别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