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5-19 15:15
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家梁 通讯员 肖家云 刘菁
近日,贵州省都匀市检察院联合法院、市监、农业农村四家单位签订《都匀毛尖茶产业保护工作协作意见》,充分整合司法与行政力量,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引导组织茶农、茶企、茶协,共同构建从种植源头到市场流通的全方位保护网络,以实现产业保护与公共利益维护的双重目标。
据了解,都匀毛尖虽享誉全国,但商标管理薄弱导致市场乱象丛生。2024年都匀市政协提案直指茶企质控参差、品牌维护不足的痛点。市检察机关随即启动“监督包装违规倒逼源头治理”专项行动,通过走访35家茶企、座谈非遗传承人、网络摸排200余家店铺,锁定预包装违规、冒用地理标志等四大类问题。
为此,都匀市检察院创新组建实地走访与线上排查双工作组,在田间地头核查种植环境,市场终端抽检包装标签,从云端监测收集15个电商平台销售数据。系统梳理出四大类17项违法情形,推动州、市两级建立地理标志分级保护机制。
2025年1月,检察机关发出包含查处违规、专项整治、完善监管等四方面内容的检察建议,市检察院依据产品质量法等法规,向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专项整治”组合拳,开展“证照、标准、商标”三维整治,同步实施“线上直播规范”等创新监管。
2025年4月,都匀市检察院联合法院、市监、农业农村四家单位签订《都匀毛尖茶产业保护工作协作意见》,将证前指导、风险评级、网络直播监管等创新举措制度化,为实现从“个案办理”向“系统治理”延伸提供了制度支撑。
目前,都匀毛尖品牌价值已恢复至58.2亿元,较整治前增长23%。这场由检察机关发起的品牌保卫战,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提供了可复制的“府院协同、全链治理”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