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8-04 15:22
自市局启动“警随企后”服务模式以来,交警四大队靠前一步、主动履职,统筹安全守护、事故预防、秩序保障、车管服务等职责,全力构建警企协同、安全护航、发展共赢的工作新格局,让“警随企后”不仅是服务理念,更要成为助力区域发展的“警务新引擎”。
一、变“想到”为“做到”,交管便民“零距离”。 一是协作在一线。大队积极转变工作理念,构建与企业的沟通桥梁,主动深入辖区运输企业,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详细了解企业运输路线规划、交通难点,先后征集到优化大件物品运输申请、三超证办理、货运车辆禁限行等建议,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二是服务在身边。与攀钢警企共建机动车登记服务站深度合作,优化服务流程,持续推出便民利企新举措,设立企业交通业务专窗,提供车辆注册登记、年检审、补换证、学法减分、两个教育等业务,实现“一站式”服务,有效提高办事效率与满意度,打通服务企业职工“最后一公里”。三是备案在门前。在攀钢各门岗、运聚检测站等地设立电动自行车备案服务点,耐心地向企业工作们详细讲解电动自行车备案的重要性和相关流程,并现场开展备案工作,认真仔细核对车辆信息,高效录入系统,确保备案工作准确无误,累计为企业职工办理非机动车备案500台。
二、变“末端”为“前端”,进出通道“零拥堵”。一是让通勤无忧。针对辖区炳清线、钢城大道西段施工导致通勤难题,大队主动与攀钢集团加强沟通协调,深入了解企业员工通勤高峰时段、主要出行方向及路线堵点等实际情况,结合企业周边交通流量变化规律和施工区域交通流变化,精准施策保障道路畅通,优化攀钢周边道路的交通组织,执行特殊勤务重点保畅,常态化提前上岗,推迟离岗,全力保障攀钢生产生活主要通道的交通安全畅通有序。二是让货运无阻。以保障攀钢生产原材料运输通道畅通为重点,创新性提出“待卸车辆绿色通道”“入厂车辆临时停车带”等做法,保证钢城大道西段道路畅通,进厂卸货车辆停车秩序规范有序,为攀钢原燃料运输马坎智慧待卸场积极指导,提供科学管理措施。三是让务工无虑。大队借助“警企共建”平台,以攀钢厂区道路进行病害治理为契机,积极推动在大花地门岗、热轧门岗、荷花池门岗、烧结门岗等周边建设摩托车、电瓶车临时停车区,保障攀钢进厂务工人员停车的合理诉求,及时回应人民群众期盼,减少道路交通隐患,共新增摩托车停车位600余个,彻底解决务工人员停车难问题。
三、变“被动”为“主动”,源头防控“零盲区”。一是精准画像。以“风险企业画像”为载体,强化重点企业源头监管,以风险运输企业画像报告为抓手,用足约谈、提示函等措施,联合交通运输部门约谈中高风险运输企业30家次,及时发现整改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督促落实交通安全主体责任推动问题整改,共消除隐患60余个,上半年仅1家企业被列为高风险企业,有效从源头上消除运输车辆安全隐患。二是延伸管理。大队借助坤牛物流在本地的龙头引领带动作用,通过“示范引领、联动辐射、长效固基”三步法,将60余家运输相关方纳入管理“基本盘”,帮助企业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指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推动安全管理经验从“点”向“面”扩散,通过专业支撑让企业管理更精准,同时依托企业力量扩大管理覆盖面,实现从“单一监管”到“多元共治”的转变。三是普法宣传。大队根据不同运输企业特点定制交通安全培训课件,通过交通安全知识讲座、播放事故警示片、剖析典型案例、现场互动答疑等多样化形式,加强职工宣传教育,为企业提供交通安全培训12次,强化驾驶员对疲劳驾驶、超速超载等违法行为危害的认知,提高企业员工文明安全出行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