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茗眉大全网

保值茶叶选购攻略:四大茶类哪个更优选?

发表时间: 2025-08-04 18:20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最近的金价激荡不少,从几个月前堪堪破千的高位,又落回了几百的水平。

作为公认的价值象征,黄金的确是全球硬通货

身边朋友常说,想投资你就去买黄金,至少它是保值的。

这说法确实有一定道理,毕竟黄金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不像钻石,如今的人工制造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天然稀缺的光环正在减弱。

说起保值,想到最近岩茶上新,也有茶友来问,买点岩茶来存老合适吗?保不保值?

当时给茶友的回复是,并不推荐久存岩茶。

至于保不保值的问题,很多茶友喝茶喝久了,或者看到市场上价值不菲的老茶,难免都会琢磨,存点什么茶能保值,甚至升值。

这个问题是现实的,答案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2》

“保值”的茶叶,都离不开“越陈越香”这个特性。

简单讲,就是需要这款茶叶,放上几年,甚至十几年后,不仅不坏,风味反而更独特。

这样的茶叶,才有可能保值,才有升值的潜力。

目前市面上公认的,具备这种潜力的两大茶类,一是白茶,二是黑茶

白茶的工艺,主要就是萎凋、烘干两个步骤,不炒不揉不杀青。

不经揉捻杀青的茶叶,细胞结构保存完好,内部的多酚氧化酶活性没有被高温破坏。

后期存储时,白茶便能依靠内部存活下来的活性物质,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转化。

转化的过程虽然缓慢,但却是正向的、持续的。

这种转化,会让新白茶清鲜的毫香、花香,逐渐变成老白茶醇厚的药香、陈香、枣香,连带着汤感也变得稠滑甘甜。

这样变化,就是白茶价值提升的基础。

熟普这类重发酵的黑茶,陈化则依赖于微生物

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下,微生物会在茶叶内部进行活动,帮助茶叶分解苦涩物质,并合成新的、更醇和的物质。

这两类茶,都是因为具有越陈越香的特性,才经常处于茶叶保值、升值的话题中心。

《3》

那么,白茶、黑茶以外的其他茶类呢?

并非所有茶叶都能久存,剩余的岩茶、红茶、绿茶、黄茶,都是如此。

市面上虽然有老岩茶、老红茶的概念,但非常小众,真正品质好的老岩茶、老红茶也非常少见。

毕竟,岩茶、红茶,都有各自的最佳赏味期。

岩茶特有的岩骨花香,在制作完成后的三年内,状态最佳,存放超过三年,即便仓储得当,香气和滋味也大概率会变淡。

红茶的保质期,与岩茶接近,也在三年左右,所以一样存不老。

身边不少茶友都曾尝试过存老岩茶、老红茶,但从来没有成功的。

除非制茶师从一开始,就将它们按照老茶的标准去做。

这么多年来,村姑陈喝过的优质老岩茶,也屈指可数。

绿茶、黄茶这类经过杀青、内质很难进行转化的茶,保质期就更短了,一般都在18个月左右。

所以,作为普通茶客,在这些茶叶的最佳赏味期内,享受它们最美好的状态即可,存老升值的事,就别考虑了。

《4》

既然了解了哪些茶值得囤,茶友们是否已经蠢蠢欲动了?

且慢,再听村姑陈一句劝,不建议普通茶友单纯抱着保值、投资的心态去大量存茶。

存茶并没有想象中轻松,不是买回来往柜子里一扔就了事,它需要耐心、细心,同时也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

就拿存白茶来说,密封、干燥、避光、常温、无异味,是存茶的五大要素,缺一不可,存茶前,先想清楚自己是否能为茶叶提供这样的环境。

天气尤为潮湿的南方,在遇上回南天、梅雨天时,可能还需要借助抽湿机、空调的帮助。

漫长的存茶过程,不能出一丝差错,因此,需要茶友们对这些外部环境进行常年累月的细心维护。

稍有不慎,茶叶受潮了、串味了,整批茶叶都可能前功尽弃,变得一文不值。

市面上的高价老茶,都是年份和品质兼备的。

老茶空有年份,滋味却不佳,压根谈不上价格,甚至只能丢弃。

如果隐瞒品质缺陷,低价卖出,就和那些黑心茶掌柜成了一路人。

如今做旧茶泛滥,多数茶客自己存茶的初心,是为了更好地享受茶香。

倘若仅仅只是被利益驱使去存茶,忽略当下的品饮乐趣,反而整天盘算着将来能卖多少钱,甚至为此焦虑,就背离了喝茶的本心。

《5》

六大茶类中,的确不乏一些“保值”的 茶叶,但各位茶友必须要清楚,要做到真正的保值,绝非易事。

这不仅需要恰当的仓储环境、专业的鉴别能力、长期的耐心投入,有时甚至需要一点运气。

对于多数茶友而言,抱着投资的眼光去存茶,都是风险大于收益。

存茶,应该是“为爱而存”。

因为真心喜欢一款茶当下的味道,也期待未来它的转化,才在能力范围内适当存一些。

日后,享受它更醇厚的茶香茶韵就好,自己亲手存出来的好茶,必然是无价的。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