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茗眉大全网

茶文化传承者刘仲华教你如何品茶打造健康生活方式!

发表时间: 2025-06-29 11:10


一杯茶,曾让多少人心生欢喜,也让多少人因此苦恼。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瞬间:夜深人静时,泡上一壶新茶,本希望借香气消解烦忧,却意外失眠至天明;或许是午后悠闲时,小酌几口,却觉胃中隐隐不适。

这种“好茶变坏”的落差,是否让你疑惑过,喝茶为什么并不总是美好的体验?


有茶友吐槽:“为什么喝茶后,会出现胃痛或失眠呢?”其实,不止你有这样的困扰。

从古至今,喝茶养生早已被无数前人验证,可偏偏现代人喝茶,却常常痛并快乐着。

记得我有一个朋友,平日里精神紧张易失眠,一次聚会为逞兴,连饮几杯浓绿茶,本想醒脑,却引发了彻夜难眠的煎熬。

还有年迈的父亲,在冬天习惯喝凉茶,结果本该温暖的身体,反倒觉得胃中泛冷。

喝对茶舒心顺体,喝错茶却让人受苦,这其中竟真的有大学问。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曾坦言:“六大茶类交替喝,这才是打开喝茶的正确方式。

”初听这句话,或许有人不以为然,毕竟我们的日常习惯,总习惯于偏爱某一种口味。

然而你可知,千百年来,中国的老茶客们,早已摸索出喝茶与身体之间那个微妙的平衡,甚至将这一份讲究,纳入对四季、对人生的彻悟之中。


六大茶类,指的是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红茶、黑茶

制作工艺和发酵程度不同,带来的不仅仅是色泽与口感风味的细腻变化,更渗透进对身体精微的影响。

绿茶属于不发酵茶清汤绿叶,最为鲜嫩,但刺激性也最大。

白茶、黄茶属于轻发酵,温婉低调。

乌龙茶是半发酵,兼具清新与醇厚。

红茶则全发酵,温暖滋养。

黑茶后发酵,老而弥香,对脾胃最为友善。


正因为如此,有些人喝不了绿茶,却能舒服地品味红茶。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年四季光影轮转,如果一味固守同一种茶,其实身体早已发出抗议。

当我们年轻时,代谢旺盛,需要清新的茶来去热解毒,就如同绿茶最适合。

但年岁渐长,身体阳气渐衰,便更需要发酵度高一些的茶,譬如红茶和黑茶,帮助身体温养驱寒。

再看季节,夏天阳旺时喝点绿茶,感到清新解暑;冬天严寒时泡上一壶热红茶,既暖了手脚又安心入眠。


我身边那位偶尔胃痛的老同事,过去总疑惑为何自己无法像年轻时一样随意大口喝茶。

直到后来,他学着调整饮茶的习惯,夏天选择绿茶,天冷改喝红茶和黑茶,每每换季更替,茶杯中色彩也随之变幻,身体反而愈发舒坦。

“茶,是要顺应四时更迭与自身体质,”他说,“才能真正在润物细无声中,照顾我们的内在。”


这一道理看似简单,却往往被忽略。

很多人把喝茶当成单纯的饮品消遣,却不知,这更是一场身体和大自然的默契对话。

顺应节气,调和身体;科学喝茶,多样交替。

既品尝各类茶的层次之美,又让健康悄然流入生活的缝隙,真正做到了“人茶合一”。

而只执着某一种茶、某一种温度、某一股浓烈,久而久之,原本锦上添花的好事,也可能变成不请自来的小病。


其实,生活不正如茶吗?年轻时喜欢鲜活的张扬,青春向上,冲动直接,但随着年轮增长,才懂得温厚与包容的力量。

六大茶类,宛如人生六味,只有交替更迭,才能品出层次,喝出健康。

而喝茶的智慧,也就是人生的智慧——学会在变化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


所以,下次再端起手中的茶盏时,不妨在种类、时间和状态间作些调整,让每一口茶都为身体和心灵带来安宁。

不是任何一杯茶都适合此刻的你,也不是每一种喝法都适合所有季节。

用刘仲华院士的话说:“六大茶类交替喝,口感风味也都有了,健康功能也都有了。

”愿你我都能在这片茶香氤氲中,喝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健康与自在。


欢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