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茗眉大全网

太康荒淫背后的真相

发表时间: 2024-12-21 13:06

太康荒淫背后的真相

身居上位者,有四件事,只要沾染一件,就会亡国丧身?这句话是谁说的?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这句话是夏朝第一任君主大禹,在告诫自已的子孙时说的。但他万万没有想到,竟然很快应验到了他的孙子太康身上。


太康,姓姒,夏后氏父亲是启,祖父是大禹。


大禹晚年,按照禅让制惯例,把大位传于伯益。但他儿子启,要建立家天下,把大位夺了过来。然后,他晚年直接把大位传给了自己的大儿子太康。从此,结束了圣贤们推行的禅让制,开启了万世唾骂的世袭制。


太康,在夏启健在的时候,就贪图玩乐,夏启是知道的,但他还是把大位传给了太康。太康继位以后,他知道对他继位不服气的人很多,但他还是继续贪图玩乐。可见这父子俩都有点二货。


不出所料,一天,太康带着家眷、亲信等外出打猎,一连数月不归。东夷部族有穷氏首领后羿知道后,便起兵,攻占了夏朝都城斟鄩xun,后羿成了夏朝的实际统治者。太康回不了都城,失去了统治权,最后被迫流亡到戈地。


赶走了太康,后羿自觉威望还不够统领各部落,就拥立太康的四弟仲康即位,实际统治权还是在后羿手里。但仲康不愿当傀儡,又无力反抗,便很快郁郁而终了。


仲康病逝后,后羿又拥立仲康的儿子相即位,继续给后羿当傀儡。一年后,后羿觉得自己的统治地位已经稳固,就干脆废掉了相,自己登上了大位。但他没有推翻夏朝,另立国号。因此,史称:“太康失国”,或者叫“后羿代夏”。


因太康常年流亡在外,太康的母亲和弟弟思念他,便作了《五子之歌》,以追念爷爷大禹的教诲,和反思太康的过失。


《五子之歌》:

其一曰:“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用现在的话说,意思是:伟大的先祖大禹说过,老百姓可以亲近,而不可轻视。人民为国家之本,本固了国家才能安宁。


其二曰:“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用现在的话说,意思是:伟大的大禹说过,不要贪图女色,不要贪图打猎玩乐,不要贪图酗酒,不要贪图豪华的住宅。这四项,只要沾上一项,就没有不会导致亡国的了。


其三曰:“惟彼陶唐,有此冀方。今失厥jue道,乱其纪⁣纲‫,乃底灭亡。”


用现在的话说,意思是:陶唐氏部落本来有很广大的土地,因为失德,败坏纲常,才导致了灭‪亡。


其四曰:“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yi厥子孙。关石和钧,王府则有。荒坠厥绪,覆宗绝祀!”


用现在的话说,意思是:大禹为后世楷模,制定了法典,因为太康废弃了典法,导致了宗庙祭祀灭绝了呀!


其五曰:“呜乎曷he归?予怀之悲。万姓仇予,予将畴依?郁陶乎予心,颜厚有忸怩ninni。弗慎厥德,虽悔可追?”


用现在的话说,意思是:“唉!哪里可以回归?我的心情伤悲! 万姓都仇恨我们,我们将依靠谁? 我的心思郁闷,我的颜面惭愧。不愿慎行祖德,即使改悔,又岂可挽回?”


《五子之歌》是为政者警钟,但它却没有警醒太康,也没有警醒历朝历代所有的亡国之君。古今中外,后辈不听先辈的话,后人不读古圣先贤的书,总是吃了大亏再后悔,这实在是一种悲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