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5-26 18:05
5月25日,第七届国际茶业博览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落下帷幕。五天来,这里成了天下茶企、茶商和茶客展示、交易、交流的舞台。在精心装饰的各个展馆前,人们以茶会友,分享着茶带来的愉悦。
茶为国饮,中国人一天也离不开这片叶子,庞大的茶市场蕴藏着无限商机。记者发现,随着茶产业链的不断延伸,茶博会上出现的茶产品早已不仅仅是茶叶这一种单一形态。有茶做的各类轻饮,比如茶酒;有茶做的食品,如糕点和面条;有茶做的肥皂、牙膏、面膜、精油等等。茶除了喝,还能用来干什么,人们脑洞大开。
在西湖区展馆,记者发现了用茶做的香,在琳琅满目的各种产品中,独树一帜。
杭州途香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 郑羡珠:我们有带过来茶叶、茶食,还有茶香,从吃的到喝的到闻的,我们的香是最受欢迎的。
小郑带来的是用龙井做的“龙井遗韵”香和用九曲红梅做的“红梅幽梦”香,闻起来一款清雅,一款温柔。她形容“龙井”香像端庄的皇后,而“红梅”香是温婉的贤妃。光顾她展位的客人很多是开茶空间的,对香并不陌生,但是用西湖龙井和九曲红梅做香,他们是第一次听说,感觉特别新鲜。记者发现,“龙井”香的制作原料除了西湖龙井,还有沉香、巴岩香、橡木苔;“红梅”香混合了桂花、沉香、鸢尾等,但两种香的主料都是茶叶,而且还是西湖核心茶产区翁家山的狮峰龙井。
记者:你怎么想到用茶做香的?
杭州途香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 郑羡珠:因为古籍里本身有记载嘛,以茶入香,那我想古籍里都有记载,我为什么不给它做出来呢?
小郑做茶三十多年,研究香也有二十多年。她说,敦煌文献及明、清古籍中不仅记载有以茶入香,也有以香入茶的。像宋代的《陈氏香谱》中就详细记载了香茶的做法:“上等细茶一斤,片脑半两,檀香三两,沉香一两,旧龙涎饼一两,缩砂三两。右为细末,以甘草半斤剉水一碗半,煎取净汁一碗,入麝香末三钱和匀,随意作饼。”而她执意要把龙井做成香,还有一个深层次原因。
杭州途香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 郑羡珠:我们就属于比较小的茶企,那我就是在找一个差异化。
中国有一个庞大的茶叶市场,但是竞争也很激烈。一杯温和的茶汤里,实际煮的却是惨烈的江湖。茶博会上,不要说和来自五湖四海的同行相比,单单自己所在的杭州馆西湖区展馆,就有众多知名茶企让小郑颇有压力。人家要么是大茶企,要么有非遗传承,家家都有自己的特色。
跻身其中,自己凭什么闯出一条不一样的路呢?从老家福建到杭州创业,这三十多年来,小郑不敢停歇。从单纯卖茶,到学会制茶,学习茶道,进而拓展到香道、花道,到今天,她终于拥有了自己的茶园和工厂,也有了一批忠实的客户。但她深知,创业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尤其在新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要想不被市场淘汰,唯有在传承中创新。
杭州途香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 郑羡珠:所以我就想把西湖龙井跟九曲红梅,把杭州当地的茶跟香相结合,让它走向市场,让更多人感受茶的美好。我们给它当成一个非遗项目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