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8-02 23:24
我是天水人,这次带着一家老小,跑了一趟辽宁抚顺。
说真的,临出发前还挺有信心,以为自己见过的市多了,什么新鲜事都能消化。
可一落地,发现抚顺这地方,真是“人算不如天算”,每一步都能给你点小惊喜。
先说交通吧。
出门前想着高铁直达,省心省力。
结果一查,抚顺居然没有那种气派的高铁站。
我们从天水出发,得先耗到沈阳北站或者沈阳站,再倒车进抚顺。
拖着箱子,拎着小孩,家里老人还要照顾。
换乘那会儿,沈阳的站厅里人头攒动,大家都像在赶集。
再加上行李箱轮子卡在地板缝里,孩子喊饿,老人催快点,脑门上汗珠子都能拧出水来。
好不容易到了抚顺,想着市区不大,去哪都方便。
谁知道公交车虽然多,等一辆车得半天,错过一班下个就像买彩票。
有时候一坐上车,司机师傅一脚油门,车里一股柴油味儿,窗外风景倒是慢慢悠悠。
想叫个网约车,地图上看着小车就在附近,结果一直原地转圈。
打电话过去,司机说堵在前面路口,过来最少十分钟。
最无奈那天,家里老人等着去医院,结果车迟迟不来,最后还是拦了辆出租车,司机大哥人挺好,一路给我们讲抚顺的老故事。
他说最近外地来旅游的人多,车子都忙着拉活儿,尤其高峰期,运气不好能等半小时。
如果你准备自驾,别忘了提前查查限行时间。
老城区停车位紧张,下班高峰路边一溜小车,想找个空位跟中彩票一样。
有时候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结果一看是“专用车位”,只能无奈再兜圈。
后来我发现,市区里能走路的地方就别坐车了,省心省力。
走着走着还能遇见路边卖糖葫芦的小摊,顺手买一串,甜着嘴,脚下也有劲。
说到景点,抚顺的景点分得开开,像一锅乱炖,啥料都能捞到,就是得慢慢捞。
刚到那天,家里人嚷着要先逛雷锋纪念馆。
我查了下地图,觉得离得不远,结果公交车一圈下来,愣是转了四十多分钟。
馆里气氛很庄重,排队的小孩一个劲问讲解员,倒是让大人也长了见识。
接着还想去赫图阿拉城。
这一看导航,才发现这俩地方不是一路。
雷锋纪念馆出来,去赫图阿拉得过好几个区,光在路上就折腾了快两个小时。
孩子在车上睡着了,老人也有点不耐烦,窗外的景色倒是越看越眼熟。
有一种“人在抚顺,心在路上”的感觉。
其实市区还有几个不错的地方,比如月牙岛公园,绿化做得挺用心。
那天傍晚去,正好遇到附近居民遛狗,孩子们在草地上踢球。
还有西露天矿公园,去的时候正好赶上夕阳,矿坑里一半是影子,一半是光,拍出来的照片跟明信片差不多。
不过要说深度感受抚顺,最好别赶景点。
一天跑两个点就很够了,剩下时间留给巷子里的小店和公园里的长椅。
别看景点分得远,走累了随便找家小馆子歇歇脚,边吃边琢磨下一站。
说起吃的,咱西北人习惯了大肉大菜,刚到抚顺还真有点不适应。
锅包肉、地三鲜、杀猪菜这些老面孔,味道居然比印象中清淡不少。
点了一桌子菜,家里人尝了几口,觉得少了点“东北味儿”。
后来问了下本地的朋友,人家说抚顺本来口味就偏淡,特别适合老人孩子。
锅包肉酸甜适中,外酥里嫩,吃着不腻。
地三鲜用的料新鲜,土豆茄子青椒合在一起,热乎乎端上桌,吃着带点家常的味道。
不过要想找点新鲜的,得去小巷子里淘。
麻辣拌是当地特色,好几家店藏在居民楼下,没有招牌,都是熟客带路。
那天跟着出租车师傅的推荐,钻进一条小胡同,才找到一家麻辣拌小店。
老板娘边搅菜边跟我们拉家常,说她这家店开了快二十年,配方是祖传的。
一碗麻辣拌端上来,菜码足,味道正,辣得带劲,小孩也能吃。
还有熏鸡,门口排队的人一长串,很多都是外地游客。
买了半只,拎回酒店,啃着鸡腿边看电视,这滋味比饭店里强多了。
再说说住宿,抚顺的商务型酒店不少,价格也实在,设施齐全,适合带家人。
但要是想住点有特色的度假酒店,比如带泳池、温泉或者亲子乐园,选起来还真得琢磨。
我看网上有不少民宿,照片拍得挺好看,实际到店后房间小得转不过身,隔音一般,晚上隔壁说话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有次订了家所谓的“网红民宿”,结果夜里隔壁孩子哭闹,一夜没怎么睡好。
后来换了家连锁酒店,虽然没啥花头,但胜在服务周到,前台小姐姐还帮忙联系了第二天的出租车。
有经验的朋友都说,工作日去住最合适,价格便宜还能挑房型。
节假日一定要提前订,热门地段的酒店房间抢得飞快。
住宿这事儿,还是得讲究个“稳”字,别被漂亮照片迷了眼。
抚顺这城市,既有工业味也有点小清新。
走在街头一边能看见老矿坑,一边能遇见热闹的菜市场。
雷锋纪念馆、赫图阿拉城这些地方,历史味道十足。
不过有不少景区宣传不够,外地人很容易错过。
其实我挺喜欢城市里头工业遗迹和自然风光混在一起的感觉。
西露天矿公园那片矿坑,站在边上能感受到那种从前煤都的气势。
一转身,矿坑边就是绿地,孩子在草坪上打滚,大人坐在长椅上晒太阳。
有时候觉得,抚顺就像一锅大杂烩,啥都有,关键看你怎么品。
这地方的人都挺实在。
路边买早点的阿姨见我拿着外地身份证,特意多给我加了个鸡蛋,边递边说“来咱这别客气”。
打车的时候,司机大哥乐呵呵地讲本地趣事,还给我画了路线图,推荐小饭馆。
有一次迷路了,问了路边一位大爷,他直接带我们走了半条街,还顺便给我讲了段抚顺往事。
抚顺的生活节奏不快,大家都不怎么着急。
早市上大妈们拎着菜篮子,边买菜边聊天,谁也不催谁,慢慢悠悠。
如果你也带家人来抚顺,建议提前做点功课。
景点分得远,最好挑自己感兴趣的,别想着一天跑遍全城。
自驾的话,限行和停车一定得查清楚,导航上有些地方是单行道,别一不小心逆行了。
公交线路繁杂,能提前下个本地出行APP,省得到时候临时抓瞎。
行李里最好带点现金,有些小店还真不认扫码。
夏天来别忘了带驱蚊水和防晒霜,蚊子多,太阳大。
景区人多的时候,排队等餐可以带点小零食和水,饿了不至于心慌。
住宿建议优先选连锁酒店,实在不放心可以提前电话确认下房型和设施。
美食方面,大街上的网红店不一定靠谱,小巷子里反而能淘到宝。
早饭试试豆腐脑配油条,晚上麻辣拌、熏鸡别错过。
如果预算有限也不用担心,抚顺的饭菜量大实惠,三口之家一百多块能吃得妥妥的。
喜欢拍照的话,西露天矿公园傍晚景色特别好,夕阳下的矿坑别有一番味道。
要是对历史有兴趣,赫图阿拉城慢慢逛,别赶时间。
其实旅行不用太讲究效率,走累了就坐坐,喝杯茶,看本地人怎么过日子。
有时一个下午,啥也不干,光看街上人来人往,也挺有意思。
回头翻翻照片,最记得的往往都是路上的意外收获。
这趟抚顺之行,虽然有点小插曲,但也多了不少回忆。
总觉得旅行就像做菜,酸甜苦辣都有,哪怕有点“咸”,也是味道。
如果你问我抚顺值不值得来,我会说,值得。
但更有意思的,是慢慢来,别着急。
像抚顺人一样,实在点,心宽点,哪怕多走点弯路,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子。
下次你来,也许会有新的故事。
希望你能少费点劲,多捞点好。
这就是我,一个天水人在抚顺的几天,踩过坑,也有收获,愿你下次走得更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