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茗眉大全网

碧螺春:茶香四溢的美妙之旅

发表时间: 2025-06-29 19:23

浣溪沙·碧螺春

曹坞杨湾陆巷村洞庭山脚太湖滨。一枝独秀碧螺春。

每度斟来三两盏,曾经饮过万千巡。不知谁是采茶人。

2025年06月29日

《浣溪沙·碧螺春》赏析


这首《浣溪沙·碧螺春》以质朴自然的笔触,将碧螺春茶的地理渊源、品饮之趣与人文思索融为一体,短短六句,层层递进,展现出独特的韵味与内涵。


上阕开篇即点明碧螺春的产地,“曹坞杨湾陆巷村。洞庭山脚太湖滨”,词人如导游般,用三个地名和山水环境的描述,将读者带入碧螺春的故乡——太湖之畔、洞庭山下。这些地名的罗列,不仅交代了茶的“出身”,更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为碧螺春增添了地域文化的厚重感。“一枝独秀碧螺春”则以高度凝练且形象的语言,盛赞碧螺春在茶中独树一帜的地位,“独秀”二字,既暗喻其品质超群,又流露出词人对它的偏爱。


下阕聚焦品饮体验,“每度斟来三两盏,曾经饮过万千巡”,直白如话却饱含深情。“每度”“曾经”强调时间跨度,“三两盏”与“万千巡”以数字对比,看似夸张,实则细腻地表达出词人经年累月对碧螺春的痴迷。这种“日常化”的品饮描写,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让饮茶的闲适与热爱跃然纸上。而结句“不知谁是采茶人”笔锋陡然一转,从个人的品茶享受,转向对采茶劳动者的关注与思索。前句的“万千巡”与“不知”形成强烈反差,仿佛在追问:无数次沉醉于茶香之中,却从未细想茶叶背后的付出者,暗含一丝对劳动的敬意与自省,余韵悠长,使全词从单纯咏物升华到对人文关怀的叩问 。


整首词语言平实质朴,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却以真挚的情感和巧妙的构思打动人心,既有对碧螺春的喜爱,又有对生活的细微感悟,展现出一种“大巧若拙”的艺术魅力。